玩酷网

怪不得能成为企业家!1971年,曹德旺当炊事员时,发现有女人偷东西,抓住她后,女

怪不得能成为企业家!1971年,曹德旺当炊事员时,发现有女人偷东西,抓住她后,女人立马求饶:“只要你不把我交给民兵,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1971年,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计划经济下,连一棵大白菜都是“统购统销”的紧俏货。东张水库扩建工程的工地上,200多名民工挤在竹木搭建的临时食堂里,靠着每日200克的配额填肚子。 曹德旺被教导员安排当炊事员,掌管着大伙儿的“命根子”——那麻袋里的冬储白菜和蒸薯干。 别看只是个炊事员,这活儿却是个“肥差”,掌勺权决定了菜汤稠稀,稍有不慎就得挨骂。可曹德旺不图私利,每天掰着手指头数菜量,生怕短了谁的口粮。 而那个偷菜的女人,30多岁,来自附近村子,家里三个孩子饿得肿得睁不开眼。她不是第一次偷,之前就饿晕过两次,工友们私下都说:“那年头,拿命换粮不叫偷。” 可按照当时的规矩,偷公物可是大罪,一旦被抓,交给民兵连就是游街示众,甚至连累家族蒙羞。 她的丈夫是个病秧子,干不了重活,家里早就揭不开锅。曹德旺抓她时,她手上的布条都裂开了,露出发黑的冻疮,眼神里满是绝望。 女人被抓个正着,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不停磕头,甚至开始解棉袄扣子,哭着说:“我用身子换,只要你别声张……” 这一幕让曹德旺猛地一愣,怒火中烧,厉声喝止:“你当我是啥人?起来说话!”他压住心头的复杂情绪,沉声问:“我晓得你拿菜,但更想晓得为什么。” 女人哽咽着吐出实情,三个娃已经三天没吃过一口饱饭,家里连个薯皮都没剩下。她偷菜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救命。 曹德旺沉默了。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挨饿的日子,那种肚子里像刀绞的滋味,谁没经历过?可他也清楚,食堂的菜是集体的,丢了菜他得担责,甚至可能被扣上“管理不力”的帽子。 可如果把她交给民兵,这女人和她一家怕是彻底完了。两难之下,曹德旺咬了咬牙,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从自己当月微薄的工资里掏出钱,买了30斤红薯补上食堂的亏空,又让女人写下保证书,按上手印,保证再也不偷。这一刻,他不是在“抓贼”,而是在“帮人”。 这件事过去后,曹德旺没对任何人提起,连教导员都被蒙在鼓里。直到第二年春天,女人的丈夫拎着一筐鸡蛋找到工地,红着眼眶非要感谢曹德旺。 原来,那30斤红薯救了他们一家,孩子慢慢缓了过来,女人也没再偷过东西。曹德旺摆摆手,笑着把鸡蛋转送给了工地上的病号民工,只说:“那年头,谁没饿过肚子?帮一把是应该的。” 再后来,曹德旺凭着这份担当和智慧,从炊事员一步步走到企业家的位置。他创办福耀玻璃,成了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老大。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总说:“做人做事,得有底线,也得有温度。就像1971年那次,我不抓人,只抓心。” 这句朴实的话,背后藏着他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在最艰难的时代,他选择了用善意化解困境,这份格局和胸怀,正是他日后成为企业家的根基。 主要信源:(网易新闻2020.02.05——《曹德旺:想捐物资却买不到 没办法只好捐款一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