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亨继位后,给李隆基写信:父亲,你回来做皇帝,我依旧做太子。不料,李隆基回信说:

李亨继位后,给李隆基写信:父亲,你回来做皇帝,我依旧做太子。不料,李隆基回信说:“我不回长安,把剑南道给我,我在此终老。”李亨一听,就急了。 李隆基出生在唐高宗时代,是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亲窦德妃。他小时候就卷入宫廷争斗,青年时参与政变,推翻韦皇后一伙,帮父亲上台。后来他自己登基,改元开元,重用姚崇和宋璟这些能臣,改革吏治,减轻税负,加强边防。那时候唐朝经济发达,农业产量高,商业活跃,长安城里各国商人来来往往,边疆也稳固,吐蕃等邻国进贡不断。文化上,他推广科举,兴建学校,艺术和诗歌繁荣。但后期他宠信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奸臣,李林甫排挤异己,杨国忠腐败收贿,导致节度使权力太大,安禄山坐大。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出逃,途中马嵬坡兵变,杨国忠被杀,杨玉环自缢。他退到成都,被尊为太上皇,晚年日子难过。李亨是李隆基第三子,母亲杨氏,早年封忠王,当太子时忍耐父亲偏爱武惠妃和李瑁。安史乱起,他随父逃亡,马嵬坡后北上灵武称帝,借回纥兵收复两京,任命郭子仪平叛。但他依赖李辅国这些宦官,朝政混乱,节度使割据,财政吃紧。 李亨称帝后,局面渐稳,就给成都的李隆基写信,表达让父亲回京重掌大权的意思,自己愿退回太子位。这信表面孝顺,实际是为了稳固地位,怕父亲在蜀中生变。李隆基收到信后,回信拒绝回长安,要求把剑南道给他养老。这地方是唐朝重镇,剑南道管辖蜀地,经济富庶,军队不少,李隆基这么要,等于是要一块地盘自立。李亨看完回信,急了,因为这等于分裂国土,威胁他的皇权。他下令再发文书,恭请父亲回京,但避开剑南道的事。同时暗中指示剑南官员,削减供给,监视李隆基的旧部联系。供给少了,地方官员态度变冷,李隆基派人联络旧臣也没回音。他知道形势不对,只能同意回京。李亨以群臣名义再请,这次文书虽恭敬,但压力明显。李隆基的銮驾启程,回长安途中路途艰辛,进入城后,李亨率众迎接,表面上父子和好。 李隆基回长安后,安置在兴庆宫,名为养老,实际身边全是李亨的耳目,旧臣难见。他偶遇老乐工,双方相对感慨,但行动受限。李辅国加强控制,以李隆基交通外臣为借口,迁他到太极宫甘露殿,那地方偏僻冷清,彻底隔离外界。高力士被流放,李隆基独处殿中,生活简陋,供给有限。公元762年四月十九日,李隆基去世,年七十八岁。十三天后,李亨也崩逝,年五十二岁。这父子俩的恩怨,到死才算完。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节度使坐大,宦官专权,经济衰退。李亨在位六年,试图改革,但效果有限,地方割据加剧。历史看,这段父子互动,反映出权力转移的残酷,唐朝从盛转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