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哪个国家还有这个能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哪个国家还有这个能力为中国提供如此大的油气?   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的大户,14亿人口的工业和生活需求,油气用量惊人,俄罗斯作为邻居,长期以来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商,管道、海运,合作模式成熟,供应稳定。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还在涨,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这样的管道源源不断送到中国,如果突然掐断这合作,缺口可不是小数目,光能源短缺就够呛,还可能牵连产业链,影响经济。   放眼全球,哪个国家能立马顶上?沙特?卡塔尔?美国?澳大利亚?要么产量不够,要么运费贵得离谱,要么受制于地缘政治,根本没法完全替代俄罗斯。   但这事压根不是简单的能源供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近几年老拿中国买俄罗斯油气说事,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他们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话里话外透着政治算计。   西方想通过制裁掐断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削弱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但俄罗斯的能源生意没崩,很大程度靠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采购。   西方急了,不是因为能源本身,而是怕中俄走得太近,怕两国在能源、贸易甚至军事上的合作,对他们形成战略牵制。   王毅部长这句反问其实在给西方递话:中国的能源选择不是随便的市场行为,是国家利益的战略决策,不跟俄罗斯合作,等于把能源命脉的主动权让出去,这对中国来说不可能。   俄乌冲突初期,欧洲国家一边高调制裁俄罗斯,一边通过第三方悄悄买俄罗斯油气,这种双标操作暴露了他们在能源问题上的虚伪。   现在世界正从单极走向多极,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国际公平、推动多边主义上有共同目标,能源合作只是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也是对西方单边制裁的回应。   西方想通过“去俄罗斯化”重塑能源市场,但中俄合作说明,全球南方国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写规则,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这些平台上,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西方拿中俄能源合作做文章,其实是在转移视线,俄乌冲突的根子在北约东扩和地缘挤压,不是中国买油气惹的祸,他们把中国扯进这事,想甩锅,掩盖自己在冲突中的角色。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一直主张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反观西方,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这逻辑站得住脚吗?能源问题不过是他们用来压中国的工具。   王毅部长的反问不光是回应质疑,更是在提醒全世界:能源安全是每个国家的主权选择,外部压力改变不了这底线,中国跟俄罗斯合作,不是为了站队,而是为了保住能源安全和发展权益。   西方攻击中俄能源合作,其实是想挑战中国的战略自主,把中国拖进他们的地缘政治游戏,这斗争的本质,不是油气谁来卖,而是大国之间的权力角力。 信息来源:凤凰卫视《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买,哪国能提供如此巨量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