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李渊弥留之际,把年仅五岁的幼子李元婴交到李世民手里,只留下一句话:好好照看你弟弟。
李元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二十二子,出生在公元630年,那个时代的皇宫,宫廷斗争激烈,权力斗争残酷,李元婴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了一个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并不起眼的人物。 李渊弥留之际,曾将年仅五岁的李元婴托付给了李世民,只留下简短的一句:“好好照看你弟弟。”李元婴的命运在这句简单的托付中发生了转折。 李元婴从小就表现出与其他皇子不同的特质,五岁时他的父亲李渊去世,李元婴失去了身为太上皇的父亲的庇护,他生活在权力的中心,却并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争权夺利,反而显得异常低调。 他并不急于在宫中显示自己的存在,反而更倾向于安静地度过自己的时光,李世民接手了政权,他不仅继承了皇位,还承担起了对这个幼弟的照顾责任,尽管李世民时常忙于政务,李元婴却一直生活在皇宫中,享受着皇家的宠爱。 九岁时,李元婴被封为滕王,封地位于山东滕州,李世民并没有对李元婴的任命做出太多干预,似乎他也认为,这个年幼的弟弟不具备威胁性。 李元婴来到滕州,远离了长安的权力中心,似乎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滕州的他并没有安分守己,而是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府邸,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低调,反而变得张扬起来。 李元婴的奢靡生活很快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尤其是他命人强制征用民力修建滕王阁,这一行为带来的民怨逐渐蔓延开来。 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李世民对此极为不满,为了平息民间的不满,他将李元婴调离滕州,派他到苏州任刺史,李元婴虽然被调动,却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 转任洪州都督后,他依旧沿用曾经的做派,再次在赣江畔修建滕王阁,这座楼阁的规模宏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姓的疾苦再次引发了官员们的弹劾。 可李世民对于李元婴的行为一直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似乎他并不将这个年幼的弟弟当作威胁。 李元婴的行为在李治即位后依旧没有改变,李治继位后,尽管李元婴的名声糟糕,仍被调任到苏州、洪州等地,甚至最后被送到偏远的阆中。 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太多约束,依旧在建筑、艺术上大肆投入,尤其是他创作的滕派蝶画,融合了中原的书法和胡人艺术,成为了这一时期独特的艺术形式。 李元婴似乎看透了这一点,他从未试图挑战权力的核心,而是选择以“无为”的方式安稳度过一生。 在武则天掌权时,李元婴仍然维持着一种不问政事、不涉足权力的状态,这个“愚蠢”、“荒唐”的王爷似乎无意参与任何政治斗争,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上位的野心,在这个充满血腥与争斗的时期,李元婴反而因其低调、无为的姿态,成为了一个安然无恙的存在。 武则天虽然实施了对李唐宗室的残酷清洗,却对李元婴这一位无威胁的王爷不予理会,允许他在阆中继续享乐。 李元婴的晚年过得平静而安稳,尽管他在滕州、南昌、阆中等地的豪华修建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民间的怨声四起,但朝廷对他始终没有过多干涉,他的“荒唐”并没有导致他失去政治地位,反而成为了他生存下去的“保护色”。 李元婴最终于684年去世,享年54岁,他的一生虽然不显赫,却也没有经历过同为皇子的许多人所面临的厄运。 李元婴一生有18个儿子,3个女儿,李元婴的行为虽然不讨喜,却也为他自己和家族赢得了生存空间。 李元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权力斗争的时代,聪明的不一定是那些深谙权谋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如何保持低调、不参与争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