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指着司马懿破口大骂说:"你背信弃义,日后谁还会

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指着司马懿破口大骂说:"你背信弃义,日后谁还会信你?"司马懿听后,仰天大笑说:"岂可让死灰复燃,桓范笑你兄弟几个是蠢猪,看来一点不错啊!" 洛阳城的血腥味顺着洛水飘了三天。曹爽被押上刑场时,发髻早就散乱了,华贵的锦袍被血污浸成深褐色,却还梗着脖子要骂。他的三个儿子被捆在旁边的柱子上,最小的那个才八岁,吓得直哆嗦,却被兵卒死死捂住嘴。司马懿就坐在不远处的高台上,手里把玩着曹爽从前最爱炫耀的羊脂玉璧,那玉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血痕。 “仲达!你当年受魏武帝提拔,受文皇帝托孤,如今却要绝曹家的根!”曹爽的声音早没了往日的骄横,只剩破锣似的嘶哑,“我当初信了你的话,交出兵权回府待罪,你说只要我安分就保我全家性命——” 司马懿把玉璧往案上一磕,清脆的响声让刑场瞬间安静。他慢悠悠起身,花白的胡须在风里飘着,倒比年轻时多了几分狠厉:“安分?你私藏先帝才人时怎么不想安分?你用皇室仪仗出行时怎么不想安分?桓范从许都奔回来劝你带天子去许昌,你倒好,搂着小妾说‘我不失作富家翁’——这样的蠢话,也配谈‘信’字?” 旁边的刽子手已经举了刀,曹爽忽然疯了似的挣扎,铁链在石地上磨出刺耳的声响:“我曹家待你不薄!我父亲曹真当年在战场上救过你的命!” “曹子丹?”司马懿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他要是看见自己养出你这样的儿子,怕是要从坟里爬出来。”他朝刽子手抬了抬下巴,“动手吧,别让这蠢货污了洛阳的地。” 刀光落下去的时候,曹爽最后喊的还是“司马懿你不得好死”。血溅到高台上,司马懿却连眼皮都没眨,只是让侍从递过帕子擦了擦袖口。他望着刑场边跪满的文武百官,忽然扬声问:“还有谁觉得曹爽冤枉?” 底下一片死寂。有人偷偷抬眼,看见太傅的眼神像淬了冰,连忙又把头埋得更低。谁都记得,三天前桓范被抓时,也是这样在刑场上骂,说自己不该信曹爽这头猪。那时司马懿也是这样坐着,听着,最后让人把桓范的舌头割了。 “你们都怕我背信弃义。”司马懿忽然笑了,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可这世上的信,从来只给值得的人。曹爽握着兵权却想着做富家翁,桓范有智谋却跟着蠢货走,他们的死,不是因为我不信他们,是他们先信错了自己。” 他转身往台下行,路过曹爽的尸身时,故意顿了顿:“当年魏武帝灭吕布,世人也说他狠。可吕布反复无常,留着才是祸害。如今我灭曹爽,道理一样。” 后来有人说,那天晚上司马懿回府后吐了血。也有人说,他对着魏明帝的画像坐了半宿。但这些都没人敢证实。大家只知道,从那天起,洛阳城里再没人敢提“信义”二字——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有的承诺都像曹爽那件被血浸透的锦袍,看着体面,一扯就碎。 其实司马懿未必不懂“背信”的代价。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朝臣们说起这段往事,总有人暗叹“因果循环”。可在公元249年那个血腥的春天,这位七十岁的老人心里很清楚:对政敌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曹爽或许到死都不明白,他输掉的从来不是“信义”,是乱世里最基本的生存法则——要么狠,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