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医生,中医常说湿气在,百病生!祛湿是健康绕不开的话题。
给大家分享有两个经典祛湿方——真武汤与附子汤,二者均善治水湿,但临床应用却大相径庭。究竟该如何分辨?

组成:茯苓、白芍、白术、生姜、附子
君药茯苓 是当之无愧的排水主力,能通利三焦水道,把体内多余的水湿从小便排出。
白芍辅助茯苓增强利尿效果,同时能防止利水过多损伤阴液。
白术负责健脾控湿,通过强健脾胃功能,从源头减少水湿生成,好比给身体装了个控水阀。
生姜辛散走窜,能入血分驱散水湿,同时微温胃,让水湿更容易排出。
附子在方中仅起辅助作用,主要借其微弱温肾之力推动水液代谢,并非以温阳为核心。
全方以通利水湿为首要目标,温阳只是配角,适合水湿重但阳气尚可的人。

组成:附子、白芍、茯苓、白术、人参
君药附子是核心火力,大辛大热,直入肾经,能像火焰一样驱散全身寒湿,恢复阳气的温煦功能。
人参是补虚能手,阳虚者往往气阴不足,人参能大补元气、生津养血,通过补充后天之气来充实先天阳气。
白术和茯苓在这里退居二线,健脾化湿的目的是为温阳主法服务,帮助阳气振奋后更好地气化水湿。
白芍则起到制衡作用,既能养血和营,又能抑制附子的燥热之性,防止温阳过度损伤阴液。
全方以温通阳气为根本,只有阳气充足,才能像太阳普照一样蒸干寒湿。

真武汤与附子汤仅有一味药之差——真武汤用生姜,附子汤用人参,但这一换却让功效截然不同:
生姜侧重辛散利水,能快速排出水湿,但温阳之力较弱。
人参侧重补气生津,能强化阳气根基,适合阳气大虚的人。
若有湿气困扰朋友,一定先观察自己的症状找准方向,这样才能精准调理,你说对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