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大部分糖友都会忽视的1个指标,现在关注还来得及!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血糖评估指标,想必大家第一反应是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此外,还有一个同样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血糖评估指标,想必大家第一反应是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此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但又易被忽视的指标也需要定期监测评估的,那就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文简称「糖化」)。

那么,糖化到底是什么?它与血糖有何区别?两者能否相互替代?请跟随诺诺,带你一文读懂~

什么是 「糖化」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用糖化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由于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过程不可逆,会一直持续到红细胞死亡为止。而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所以,糖化能客观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光测血糖不行吗 为啥还要测糖化

血糖检测反映的是抽血时的即时血糖水平,其结果受饮食、运动、情绪、睡眠、感染发烧等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而糖化检测会更加稳定,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反映的是2-3个月长期血糖水平。因此,更建议血糖和糖化结合监测,才能更全面地掌控血糖情况。

早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糖化已被列为了“控糖金标准”之一,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可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化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好

糖化的正常范围是 4%~6% ,但具体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①HbA1c<6.5%:适合于年轻、无并发症、预期寿命较长的 2型糖尿病患者;

②HbA1c<7.0%:适合于大多数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孕妇除外);

③HbA1c<8.0%: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DCCT研究表明:糖化每升高1%,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10%~20%;而糖化每下降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约30%。由此可见,糖化对预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等并发症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哪些人需要测糖化

糖友:建议必须检测糖化

建议所有糖友每年至少检测1次糖化,刚确诊糖友必须检测糖化!

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糖友,建议每年至少检测2次糖化;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达标的糖友,建议最好每季度检测1次糖化。

非糖友:建议检测糖化辅助筛查

年龄在45岁以上,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者;年龄<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糖尿病危险因素(如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建议考虑进行糖化检测,辅助筛查。

说到这,可能糖友会头疼:“唉,为了测糖化又得去医院排长队!真费事!”

别急!诺诺必须把咱家的宝藏好物分享大家——「三诺A1CNow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

真正实现在家测糖化!外观小巧轻便,无需校准、无需质控、无需维护,操作简便,3步即可完成检测。仅需5微升血量,5分钟快速出值,免去医院的繁琐,省时又省力!

最重要的是!产品荣获NGSP标准检测和IFCC国际标准双认证,符合医用标准。测试卡内含两根测试条,双重保险,精准度全面提升,为糖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用跑医院也能获取院线同款精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