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刘自鸿,37岁从零开始成为商业“大佬”,自创比纸还薄柔性屏被圈内称为“折叠屏鼻祖”,其旗下的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高达430亿,是手机行业的翘楚。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却在2024年末宣告破产,企业贱卖都9.84亿都无人敢接手;如此大规模的公司破产倒闭,上百名员工失业,而曾经备受瞩目的刘自鸿却在出事之后美美隐身,不但拖欠工资和股权不还,还带着大量资产和美女秘书逃往国外。
曾经的天才沦落为如今的老赖,刘自鸿是怎样从辉煌的过去一步步走到现在万人唾弃的地步?
天才只是见他的门槛
近几年手机行业是越来越卷,华为“三折叠”的发布更是打开了创新的大门,给消费者一个大大的震惊——原来手机还能这么玩!那么,折叠屏手机从何而来吗?
确实,一名出生在江西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走向国际难度堪比登天,可就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刘自鸿身上,他是全国数理化奥赛中一等奖的获得者,是当地高科理科状元,是清华学子,是千年难遇的天才,是万人瞩目的神童。
他在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进修,在校期间学习了微纳电子技术、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发出手表样式的电子传感系统,这是一款能够检测体表温度的发明,灵感仅来自于他儿时睡电热毯的经历。
刘自鸿甚至在校读书便下海经商,在此期间还创立了fancy、AUTOBIO两家公司,还获得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
这种异于常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刘自鸿很快得到关注,但刘自鸿带来的惊喜远不止如此。完成自己的本科学业后他继续在清华读硕士,后又来到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求学,历时三年成为该校最短拿下博士学位的华人。
那时候他常常漫步在校园里,思考自己的博士论文,看着纸张能够随意的铺张卷曲,他脑子里灵光一现:如果有一天手机也能像这样折叠起来,是不是会变得更加便捷?
那天后,刘自鸿开始整日泡在实验室,他一遍遍的做实验,用大量的实验数据才丰富自己的博士论文,想着有朝一日将自己的想法实现。
从0到1的成功
刘自鸿刚毕业那年金融的行情并不好,所以他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在美国IBM担任研究科学家,直到2012年,他才和两个同学搭伙成立了柔宇科技,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白手起家,那阵子生活很累,但刘自鸿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让0变成1。
当然,他的名声也吸引来不少慕名投资的人,他在商业实在是太耀眼,所有人都相信他一定会有所建树。
那时的刘自鸿年轻、骄傲,自信满满的为自己的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刘自鸿还拿到一笔巨额投资后,可美没过多久刘自鸿就取消了上市申请,他名下的公司也很久都没有新产品的发布。
在其他手机大厂百花齐放的时候,柔宇科技就像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任何动作,而且听说公司的资金链周转不开,公司内部的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柔宇科技不攻自破,渐渐退出了市场竞争之中,直到两个月前柔宇科技公司倒闭的消息传来,才让这家传奇公司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可惜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开心的好消息。
一步步走向陨落
12年创业之路如昨日,很多人的记忆里还停留在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转眼前过去的天才依然不在,只有一个拖欠上亿工资的老赖逃之夭夭。
三百多名员工被置于失业、没钱的局面,而消失已久的刘老板却被他人拍到在国外和美女秘书消遣,这是何其的讽刺可言。
曾经市面价值估计约430亿的柔宇下跌到9亿都没人愿意接手,而无论是刘自鸿还是柔宇科技,都曾经是商业界的两大奇才,现在又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
其实纵观柔宇科技的下坡路,并不是一时的失利,而是败在刘自鸿的经营之中。像柔宇科技这样刚刚起步的公司,能有大厂投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当时刘自鸿孤高自傲,想要自己包揽全产业生产链,直接给投资方拒绝了。
这就断了自己的后路,当时刘自鸿拿到的投资也是他能拿到的最后一笔,资金的稀缺让他原本计划上市频频失利,原本的盈利都被刘自鸿拿去生产,公司资金周转不开,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为了能够度过低谷期,公司开始裁员,原本2000多人的规模到最后仅仅只剩下几百人,刘自鸿到处寻找融资的机会,但都失败了。2024年3月,柔宇的两个子公司没有挺住,此时的情况已经无力回天,但刘自鸿并没有放弃。
等到了四月份的时候,柔宇科技已经负债47亿,在这样的数据下,同年11月18日,法院宣布柔宇科技破产的消息,但其公司背后的创始人却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被拖欠了20个月工资的失业员工和冤大头的投资人,刘自鸿也从天才沦落到被万人唾弃的地步。
结语
柔宇科技的荣光一去不再,天才的陨落纵使让人惋惜,可那些被拖欠工资的无辜人更是让人同情,无论如何也不应该逃脱责任,希望那些员工可以早日讨回自己的工资。
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