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顶假发套,把马伊琍的“中年危机”体现得淋漓尽致

马伊琍的新剧《龙城》开播了。作为马伊琍的剧粉,这一次,却让我失望了。《龙城》系列小说,诞生于14年前。或许是时间太过久远

马伊琍的新剧《龙城》开播了。

作为马伊琍的剧粉,这一次,却让我失望了。

《龙城》系列小说,诞生于14年前。

或许是时间太过久远,让这部电视剧,弥漫着一股古早文艺狗血都市剧的氛围感。

师生恋,小叔子和侄子爱上同一个姑娘,父母双亡,原生家庭的裂痕,破碎又渴望自由的灵魂……

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早已没有了新鲜感。

不过,今天要写的这篇文章,目的不是讨论剧情,而是想来写写马伊琍。

马伊琍作为一个实力派的中年女演员,洋溢着视后光环,对角色的诠释,对剧本的眼光,都应该是独到的。

没想到,她会出演《龙城》中的郑东霓一角。

看马伊琍为这部剧的宣传文案,看得出,她十分喜欢这个角色。

为了演这个角色,她等了14年了。

网上还流传着一个说法,马伊琍为了演郑东霓,还买下了《龙城》的版权。

可是,对演员来说,想不想演,能不能演,适不适合演,是三回事。

从演技上来说,马伊琍完全能驾驭住这个人物。

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马伊琍年龄大了,47岁,再扮演一个风风火火的小姑娘,违和感太重了。

为了贴合人物,马伊琍也做了不少努力。

比如改变以往的短发形象,在剧中戴上了长卷发、平刘海的假发套。

这顶假发套,非但没有展现出马伊琍的年轻和妩媚,反而有一种浓浓的城镇风。

以前的马伊琍,不是没有留过长发,但是一旦改变标志性的短发,她就变得毫无辨识度。

马伊琍的脸型偏长偏方,一旦留长发,就有种不男不女的感觉。

但是短发,反而让她显得知性优雅。

这么多年成功的短发造型,不知道马伊琍中了什么邪,会选择戴一顶长发假头套。

非要选择长发,也不是不可以,至少也要选个合适的吧。

看看她这个发型,典型的洗剪吹的模样。

刘海和头发的整体是分层的,颜色还不统一。

发缝密集,整个头套的分量感很重。

卷发的造型,没有什么层次感,很长也很死板。

马伊琍本身就适合短发,还把头发弄得如此长,只会让她的整张脸重心往下移,整个人显得更加不精神了。

戴上这么一个假发套,不仅让马伊琍装嫩的痕迹很明显,更像一个戴着假发的男人。

再从马伊琍的状态来看。

47岁的年龄,能保持这样的状态还算可以。

但是女明星再怎么保养,都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

郑东霓的设定是不到30岁的女性,马伊琍显然差距很大。

就算是远镜头,也能看出她整张脸胶原蛋白流失过后的下垂和松弛。

就算浓妆加持,再把磨皮滤镜开到最大,也是一个中年女性的模样。

中年人和年轻人,最大的差别不仅是皮肉上的,还有眼神和气质。

经历过背叛和离婚的马伊琍,眼神里更多的是,历经风雨过后的淡然,眼底还藏着一丝忧伤,和正在经历命运轮转的郑东霓,完全是两种状态。

如果马伊琍再年轻十岁,演这个角色,说服力会更强。

更尴尬的是,她和其他演员的年龄差。

33岁的白宇还有一丝少年气,马伊琍和他站在一起,更像是妈妈和儿子,毫无姐弟感和CP感。

她和堂妹站在一起,也像是母女。

高鑫和刘琳,年龄和马伊琍差不多,但马伊琍却喊他们为小叔和三婶,都差着辈分了。

同龄的演员,都认清自己的年龄,演适合自己的角色,马伊琍还装嫩演年轻姑娘,真不害臊吗?

更离谱的是,为了让马伊琍的年龄不那么突兀,剧组把所有演员的年龄都拔高了。

比如唐若琳这个角色,和小叔是师生恋,年龄差距应该挺大的,结果选的演员王维唯,和马伊琍差不多大。

选择中年演员来诠释这种伤痛文学,显得矫情又做作。

郑东霓这个角色和《奋斗》中的夏琳有几分相似,前卫、潮流、大胆、自我,马伊琍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还不到30岁,自然诠释得很好。

如今16年过去了,马伊琍再演这类角色,却怎么也演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无关演技,只关年龄,对女演员来说,很残酷。

马伊琍曾经发表过很多女性要悦纳自己年龄的观点,她也并非是一个要立少女人设的人。

在她的社交平台,多的是素颜出镜的照片。

为什么马伊琍非要接《龙城》剧本呢?

除了喜欢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马伊琍的中年危机来了。

从2007年到2017年,马伊琍几乎每一年都有一部不错的作品播出。

2008年的《江北好人》让她拿到了华鼎奖最佳女演员奖杯。

2010年的《婚姻保卫战》和《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收视率都不错。

后来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国式关系》口碑都不错。

2017年的《我的前半生》,更是当年的爆款剧,不仅让马伊琍翻红,还让她拿到了白玉兰视后的奖杯。

到这里,马伊琍的事业登顶了。

从30岁到40岁,马伊琍完成了一个女演员的进阶。

可是,登顶之后,迎接她的却是下坡路了。

看看2018年到现在,她的作品大部分没有超过7分的,只是在及格分边缘徘徊。

我倒不认为是马伊琍的演技退步了,而是市面上适合她的剧本太少了。

家庭剧、古偶剧、悬疑剧、年代剧,马伊琍选择角色空间有限。

加上有视后光环加身,她必然不愿意委身演配角,但是这种年龄想要演主角,根本没有多少受众。

非要演,也只能装嫩,消耗自己的口碑。

40岁,才是女演员的分水岭。

不仅仅是马伊琍面临如此困境,当年和马伊琍一起因为《我的前半生》翻红的袁泉,同样如此。

2022年,她主演的《玫瑰之战》和《相逢时节》都是烂剧之中的战斗机。

尽管这几年,影视圈一直呼吁给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但资本要的是市场反馈。

中年人的恋爱和职场,观众不买单,已经反复被验证过了。

当然,也有一些中年女演员,不愁无锡可怕。

比如刘琳。

比如吴越。

她们演技和口碑都很好,更关键的是,她们甘当绿叶。

可是马伊琍到了这种咖位,她真的能自降身份当年轻演员的配角吗?

显然,她做不到。

做不到的后果就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种局面,倒也怪不得马伊琍的清高,而是整个影视剧的市场的狭隘和局限性。

不过,马伊琍想要走出自己的中年危机,一味的扮嫩只会让自己晚节不保。

毕竟比起看她演配角,大众更不想看到的是,顶着一个假头套装嫩的马伊琍。(完)

【愈姑娘】记录娱乐圈的风云骤变,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