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罪战争中的人性,不如先好好反思引发战争的种子
R君说“人们一切不幸的根源,
不是饥荒,不是火灾,
也不止是那些作恶者,
而在于他们各自为生。
他们各自为生的原因,
是因为不再相信善良。”
(列夫.托尔斯泰 )

最近最轰动全球的新闻,当属5月30日下午,纽约曼哈顿法院对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34项罪名指控的有罪裁定。 这一情况,也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裁定有罪的前总统。
这场裁决,也让美国政治对抗从体面的政见差异走向了涉及人身安全的人身对抗,把党争升级到了更危险的境地.......
而正印证这场最新的政治风波的,恰好是前阵子在美国也算引起相当反响的独立影片《美国内战》(目前全球大约1.13亿美金票房,而中国内地将于6月7日在院线上映)。
所以,这似乎也并不像是一个空穴来风的想象故事.......

电影R君已经先睹为快了。但相对于它的盛名在外,R君必须说,作为电影本身,这部作品的质量只能依然说是B级片水准,无论是剧情故事、节奏和拍摄,都距离大家可能想象的标准还有不少差距......即使谈不上烂片,也肯定谈不上是什么上佳的作品。 而豆瓣的6.4分也基本反映了这部电影真实的质量水准。
实际上,电影不仅没有深刻触及美国分裂和内战的根源,也没有像样的战争给社会和阶层带来的巨大动荡和破坏描写,前后故事场景的割裂性也很强,全片流水账般的“公路片”风格甚至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整部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但,在美国,这部作品的确引发了一小阵社会风波。毕竟,这是第一次在全球公认的灯塔国里,公开描绘了内战这样激烈的社会分裂形式......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在很多美国人的心里,已经存在着这样的念头和暗示.......
不要忘记,1861年-1865年,美国可是曾经发生过内战,那就是著名的美国南北战争,所以今天要再来一次,又有何奇怪?
《一代宗师》里著名的台词是怎么说来着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和封建时代的王朝更替战争不同,那个时代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彻底的江山姓氏更迭和权力抢夺;而民主时代的内战,大部分都是基于政治见解不同或者党争结果。
比如罗马共和时代,凯撒和庞贝的战争;以及美国那场著名的南北战争。
但即使是为了不同的政治见解、目标,某种意义上的理想而战,战争,对于大多数被涉及在内的人,其实本身都是混乱而没有目标和原则的。

这一点,在这部《美国内战》中其实算表现的很好。
比如,电影中有2-3个场景里的战争冲突,都是没有清晰原因的。 当你问一方为啥要打对方,只是因为“他向我们开枪了”,“他开起来是个威胁”,甚至“我对他不爽”。
其实这才是战争的常态,尤其是内战的常态。(毕竟外战的时候,还有一些民族和国家差异。)
电影中最著名和引发轰动的一个场景,就是几位记者被未知的民兵抓获,仅仅是因为他们原始背景不是来自美国,就被当场枪杀。而有趣的是,在他们埋尸的万人坑特写中,你会看到很多非白种人的尸体。
这显然暗示着,种族冲突和压力,以及贫富差距的社会矛盾在美国社会矛盾中都已经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了。

事实上,这也是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国共和党保守派和拜登所代表的民主党的一个核心政见分歧。 前者代表着美国初始白人群体的利益和观点,后者则代表着更多现代多元社会和政治群体的左派思维。
至于哪一派更具先进和科学性,其实是个相当玄学的问题.......
在R君看来,物极必反,无论哪一派,走到了极端的道路其实都是弊大于利的。比如,虽然无理由压迫黑人是不对的,但因此带来的“黑命贵”运动,仅以肤色来优先一切社会次序,反而给其他群体和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也一样毫无任何先进和公平可言,属于矫枉过正的做法。
但每一次的社会风波和混乱,都会消磨着人的耐性,并积累起不满的态度和反抗的情绪,这本身就像地表下涌动的岩浆,只是在寻找突破的机会.......

实际上,人性从来都是善恶并存的,并且极度受到环境和群体的影响。因此,当战争这样的极端事情爆发时,为生存和危机所迫,往往都是人性恶的一面会彻底压制善的一面。
煽动战争和动乱当然不可取,但在此之前,因为极端政治诉求,引发社会不公和混乱的各种极端社会治理规则也需要承担同等的责任。
处在美国这样敏感“政治正确”的环境中,《美国内战》其实并不敢大张旗鼓的描写对战双方的政治理念差异,只能非常隐晦的用渺小的个体感受和社会缩影来反映冲突发生后的一些残酷场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些种子已经埋下,而现实依然在一些危险的道路上演变着。
也许,这部文艺创作,离真正的现实,也并不遥远.......

R君,2024年6月2日,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