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声黑铃卍:属于便携玩家的Hiend向平头塞

李凌佳琦 2024-04-21 21:21:48

开头先解读一下标题,以及为什么我对黑铃卍的评价如此之高。

钛铃Plus从价格上来说,其实依然是凯声家的现役旗舰作品,那难道是一个“背刺之作”?不然。钛铃Plus其实是一个上限很高、但是在便携玩家里,不容易被折腾到极致的型号,从他们展台上配的390LE就知道了,严格意义上讲,单体式播放器里几乎没有能够把钛铃Plus潜力压榨出来的型号,非要说有的话,也就LP6系、N30LE、N2这种推力怪,当年我用P6Pro其实也更多的像是一个“大号阴阳师”的声音,并没有拉开多大的档次差距。

而黑铃卍这个型号,别说像我以前那样推荐什么niuniu家的P3、凯音家的C9了,近期展会热门新品山灵M5U、凯音N3U都能推出它大部分的潜力来,换句话说,黑铃卍在便携播放器、尤其是低端播放器中,它的“性能释放”更容易做到满载,下限更高、上限更容易触碰,如果你用“随身系统”的概念去理解的话,黑铃卍的这套门槛远远比钛铃Plus低得多。

其实看完上面两段,种草凯声家旗舰平头的用户已经知道该怎么买了,但咱们还是把流程走完,聊聊黑铃卍本身。

外观上,黑铃卍真可谓是扮猪吃老虎的典型了,如果和他家的一些入门系列塞子放一起还真的傻傻分不清楚,但一旦摸到手里就能发现这黄铜腔体的质感与分量,倒不是说很重的那种,而是得益于高难度的烤瓷工艺,整体给人一种珠圆玉润的细腻触感。黑铃卍并没有像db1那样做可换线的插针设计,而是保留了分线器处的可换结构,以方便用户来更换4.4/3.5的使用。

黑铃卍依然是以一种非常极限的方式来打造的腔体与单元适配,很难想像这样的小巧外壳里塞入的是16mm级别的单元,而且这次升级的渐进式佩戴结构,在佩戴感受上会比以往更加地适应大多数人的耳型,给人的感觉是黑铃卍比以往的平头塞产品,更像是把把平头塞很自然地“搭”在你耳道口的位置,而不是“卡”在那边,而且这个特性也导致,它的佩戴存在一些的“档位”,你可以通过调整佩戴深浅的方式(不论深浅,都能够相对贴合)来改变声场和结像的距离感。比如你喜欢贴耳人声的就怼的更近一些、听感也会更爽,听古典的话稍微拔出来一点会更为的开阔和自然。

在硬件层面,黑铃卍沿用了专利钻石切割悬边高分子振膜,结合磁密度>1.5特斯拉的N54级复合磁路,虽然阻抗和灵敏度参数与钛铃Plus看起来相差不大,都是比较容易“出声”的类型,但从年素质的调教方向与音乐性的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说钛铃Plus称得上是“秀肌肉”,那么黑铃卍则是“打太极”,而且我作为从阴阳师入坑称为凯声吹的人,我感受到了阴阳师的那种调音理念、声音美感在黑铃卍上的传承——宽阔、蓬松、温暖、绵柔,那比阴阳师强在哪儿,则是强在了更加随叫随到的大动态、更清晰的声像、以及媲美任何超旗舰级入耳塞的优秀声场。如果你从钛铃Plus切换到黑铃卍上来,会觉得声音稍微“软”了一点,因为钛铃Plus的线条更硬朗、更强调一些声音的张力与棱角,它如果在推不开的前提下,有时候是偏暖糊、有时候是偏僵硬,推开的前提下则是比较接近一个主流便携旗舰塞的那种素质表达,也就是密度、两端延展的能量感非常的“直给”,而你在黑铃卍上能感知到更传统的模拟味、更抒情的人声质感,如果说,钛铃Plus是一个给平头塞行业立素质标杆的东西,黑铃卍则是一次对自家声音审美的提炼与致敬。

作为一个基于海绵套调音的产品,本文的听感描述基于中空海绵套下的声音,而关于是否戴海绵套、中空还是实心、以及每个人的耳道结构,都会让平头塞产品可能产生令人匪夷所思的评价差异,比如我已经看到有文章指出黑铃卍的低频量感是偏少的,但以我的佩戴感受和听音判断来看,即便是拿入耳式的主流型号去做参照,黑铃卍的低频也是非常充沛的,而且我认为它没有像钛铃Plus那样做一些“冗余化”的低频处理,因为我实际佩戴中,发现钛铃Plus即便是在佩戴贴合度不够好的前提下,低频的量感也是呼之欲出的,而黑铃卍则对佩戴敏感一些,在耐心调整到我认为舒适且正常的声场相位后,黑铃卍的低频在我看来是一个很饱满、充沛、大动态和微动态都很好的存在,下潜已经是高端入耳产品的水准、并且保证了足够的低频纹理清晰度。

中频的部分从来都是我和凯声这个牌子最有审美共鸣的地方,我本身就喜欢慢歌多于快歌、抒情多于欢快、喜欢音染多于监听的发烧友,黑铃卍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大号版的初代阴阳师的风格,甚至我觉得它比阴阳师二代都要更加贴合一代的审美,人声气息的吞吐感明显、而且比阴阳师2更优秀的纵深让它也更加胜任爵士、民谣、包括流行Live类的录音,让整个的舞台感更为的立体、进一步增强人声的鲜活度。但随着技术或者调音理念的进步,黑铃卍的人声适应性也比阴阳师系列要广,是属于兼顾醇厚度与甜美感的类型,它的人声质感介于db1和钛铃Plus之间的厚度(凯声老板一直认为db1的厚度比阴阳师高,但我的感受是相反的,可能我对db1的佩戴适配性不够好),距离适中、还原度佳,同时在韵味上并不是通过音染的方式来表达,而是强化了人声的口型清晰度、气息细节,或者说还原出了人声本该就好听的那部分。

素质层面,黑铃卍的纵深、开阔度完全能够胜任古典大编制、OST的需求,同时在极高频方面的延展度能够带来很好的泛音氛围与细腻的乐感,即便是考虑推开了的前提下,我也更偏爱黑铃卍的这种高频流畅度与蓬松感,虽然在听马勒、布鲁克纳的曲子时在气势感上被钛玲Plus压了一头,但如果是换作K.254这样的三重奏、或者肖邦钢协,黑铃卍是能够表达更好的温婉度、活泼感的,有时候在古典曲目里,适度地弱化密度与棱角其实在听感层面完全是加分项。

黑铃卍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了反思、升华、与拓展的型号,比较让我惊喜的点是凯声这次没有用刻意浓郁的“暖意”来渲染人声、好听的同时反而是包容性更强的,甚至这一代是我觉得凯声家为数不多的可以听听ACG燃曲的型号。而如果你单纯地追求贴脸人声、浓郁的氛围,可以试着考虑db1或者阴阳师2代,而如果你是一个杂食党、同时又不愿意放弃对人声美感的追求,黑铃卍可能就是目前的平头塞“版本答案”,也是目前便携播放器、小尾巴用户值得种草的、最好的一副平头塞。

0 阅读:2

李凌佳琦

简介: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