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被中国退货后,两国抢着要购买波音飞机,最大输家已浮出水面

文丨会发光的暹罗编辑丨会发光的暹罗前言当中国拒收波音飞机后,两个国家突然“蹦出来”,计划抢购波音飞机。与此同时,特朗普公

文丨会发光的暹罗

编辑丨会发光的暹罗

前言

当中国拒收波音飞机后,两个国家突然“蹦出来”,计划抢购波音飞机。

与此同时,特朗普公开发声,此次关税战的最大输家浮出水面。

中国拒收波音飞机后,哪两个国家要抢购波音飞机?“最大输家”又是谁?

三重绞索下的挣扎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让全球航空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就像一片乌云笼罩着天空,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感受到了压力。

波音公司现在发展得很困难,中国的航空业也遇到了麻烦,因为有些重要的技术可能没法再从国外进口了。

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和潜力最大的航空市场之间出现摩擦,影响着整个航空产业的发展。曾经的航空业霸主波音公司目前面临困境,这可以说是全球产业链脱钩的一个典型例子。

波音公司面临的难题,不是简单的某个原因造成的,而是各种困难一起袭来。首先,高额的关税就像一道墙,提高了波音飞机的价格,让它和空客竞争时显得很吃亏。

本来1.2亿美元的波音737MAX,加上145%的关税后,价格竟然高达2.7亿美元,而空客同类飞机只要1亿美元。这样的价格差距,使得波音的市场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这直接影响到波音的军工业务。因为F-35隐身涂层的生产,需要用到中国提供的稀土材料。稀土供应受限,导致波音在军工领域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这给波音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虽然马来西亚航空和印度航空等公司表示想接收一部分订单,但是这些弥补不了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波音在全球的定价。

中国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从十年前的11%跌到现在的3.7%,而空客同期交付给中国的飞机数量却是波音的3.7倍。这种信任危机就像慢性毒药,慢慢地侵蚀着波音这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公司的根基。

中国航空业的突围

波音飞机停飞事件,让中国航空业的弱点显现出来:关键技术自主能力不足。国产C919大飞机虽然六成部件是国产的,但在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这些重要部分,还是得依靠西方技术。

比如LEAP发动机和霍尼韦尔的飞控系统,都是例子。

中国现在运营的1782架波音飞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复合材料来自美国。一旦美国停止供应,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不能过于依赖外国技术,才能确保中国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就算改用空客飞机,问题依然存在,无法彻底解决难题。

空客A320也有四分之一的零件来自美国,所以关税也会让维护费用大幅增加,涨幅高达42%。

这样一来,想要靠买空客飞机来代替波音飞机的想法,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大阻碍,效果并不理想。

C919飞机增产需要一个过程,即便商飞全力生产,到2030年其产量也只能满足全球窄体客机需求的三成。

而波音和空客的订单已经安排到了2035年,这种新旧飞机衔接不上的情况,让中国的航空公司在运力安排上感到为难。

继续等待国产飞机,可能错过市场回暖的机会。购买空客飞机,又需要承担较高的价格。国产CJ-1000A发动机的研发能否及时解决困境,目前尚不确定。

更严峻的问题是,欧美国家掌握了全球航空材料专利的绝大部分(高达75%),这意味着中国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中国要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航空领域的完全自主,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趁火打劫还是雪中送炭

波音公司现在麻烦大了,有些国家觉得有机可乘。马来西亚航空和印度航空想买中国不要的波音飞机,好像能帮波音一把。

但实际上,这点帮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波音真正的问题是飞机质量不行,生产速度也慢了,这些都是长期的挑战。就算其他国家买一些,也补不上中国市场那么大的损失。

特朗普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关税战中失败了,他还将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衰退归咎于美联储的政策。但实际上,波音公司遇到的麻烦更直接地表明了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单靠贸易保护和依赖外国技术都行不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开放合作和自主研发创新,才能真正推动产业进步。

空客的成功告诉我们,分享技术是它超越波音的关键一步。这种策略让空客后来居上,实现了反超。

中国航空业的发展也需要思考,完全依靠自己搞研发不行,完全依赖外部技术也不行。找到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至关重要。

未来中国航空业需要吸取空客的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中国航空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航空业的这场竞争,还看不到终点。波音能不能摆脱目前的难题,中国航空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壮大,都是未知数。

波音的困境本质是全球化退潮与产业治理失效的缩影,当企业将短期利润凌驾于安全伦理之上,当国家博弈撕裂产业链分工,曾经的工业巨人也不免踉跄。

然而,危机中孕育着变革的契机——空客的绿色航空探索、商飞的智能座舱革命,以及波音自身的涅槃重生,或许正推动航空业走向更健康的多极竞争时代。

自2018年以来的多重危机,将这家百年企业推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从安全丑闻到财务危机,从供应链断裂到地缘博弈冲击,波音的困境不仅折射出企业治理的深层问题,更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重构的复杂逻辑。

结语

全球航空业的未来会怎样,格局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想要预测最终的结果,现在还为时过早,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各个参与者的动向。

信息源:外媒称中国要求国内航司暂停接收波音飞机,外交部回应,光明网2025-04-16 。

信息源: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美各界强烈反应 美消费者或成最大输家,光明网2025-04-09。

信息源:两架“厦航”737MAX飞机从舟山退回美国,新浪财经2025-04-22 。

信息源: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新飞机,或将另寻买家,新浪财经2025-04-24。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