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1950年,成都有个香烟店的老板,坐着看报习惯双腿并拢,后背胸膛挺得笔直

[太阳]1950年,成都有个香烟店的老板,坐着看报习惯双腿并拢,后背胸膛挺得笔直,双手将报纸举过胸口,没想到,侦查员发现他坐姿过于正派,细查后竟将其枪决,而百姓却纷纷拍手叫好。 (参考资料:2013-10-31 人民政协报——审理“李闻血案”漏网凶犯经过) 1951年1月2日,四川新都县一家香烟店的老板王家宾被几名公安带走了,街坊邻里谁也想不到,这个看似老实的生意人,真实身份竟是国民党军统少将特务王子民。 王子民的落网,也像一把钥匙,终于要打开一桩尘封已久的国家级血案——震惊中外的“李闻血案”。 事情要从1946年的昆明说起,当时,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彰接到蒋介石的密令,召集了一场秘密会议,参会的都是心腹,包括警总参谋长刘淑琬,以及我们故事的主角——时任警总稽查处处长的王子民。 会议内容很简单,也很直接:拟定一份暗杀黑名单,李公朴和闻一多的名字,赫然在列,而具体执行任务的负责人,正是王子民。 王子民随即指派手下特务汤时亮、吴传云动手,几天后的7月11日晚,李公朴刚坐上回家的公交车,汤、吴二人便尾随而上,趁公交车一停站,罪恶的子弹就射向了李公朴。 次日,李公朴不治身亡,这第一场暗杀,是得到了蒋介石首肯的,也正是这一点,让它和几天后闻一多的遇害,性质截然不同。 李公朴的死激起全城愤怒,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痛斥当局,还当场指着混在人群里监视的王子民等人大骂“狗特务”,会后,他又开记者会继续揭露黑幕。 这种激烈,尤其是辱骂蒋介石的言行,让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彰觉得,这是讨好领袖的好机会,于是,他做了一个彻底破坏“规矩”的决定:在没有得到蒋介石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下令杀掉闻一多。 当天下午,记者会刚结束,闻一多与儿子闻立鹤走在回家路上,埋伏的特务便在王子民等人的指挥下开枪,闻一多当场身亡,儿子闻立鹤幸免,事成之后,动手的特务汤时亮、吴传云各领了50万奖金。 闻一多一死,事情闹大了,蒋介石那边立刻派人飞到昆明,名义上是“彻查血案”,但蹊跷的是,他们只调查闻一多案,对几天前发生的李公朴案却不闻不问。 这背后的算盘,明眼人一看便知:李公朴是自己批准杀的,不好查;而闻一多是霍揆彰自作主张杀的,正好可以拿来“兴师动众”,既能平息舆论,又能掩盖自己下令暗杀李公朴的真相,霍揆彰的行为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节奏。 霍揆彰这边压力巨大,为了脱身,他想出了一招更毒的:嫁祸,他命令王子民,把稽查处内部的两名下级人员谢诚和袁渊拉到城外枪毙,然后对外宣传是“共产党内讧”,企图把水搅浑。 这点小花招显然不够,几天后,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宪兵司令张镇等军方大佬齐聚昆明,几方商议下来,敲定了最终方案:李公朴案是蒋介石亲自点头的,绝不能公布;闻一多案则可以拿来大做文章。 宪兵司令张镇“挺身而出”,主动“背锅”,宣称闻一多是手下宪兵“激于义愤”而杀的,跟政府高层毫无关系,这个剧本得到了蒋介石的“照办”批示。 接下来就是演戏了,王子民亲自出面“说服”行凶的李文山、汤时亮等人,让他们“自首”,并承诺事后会用替身代死,口供编了一版又一版,蒋介石甚至亲自审阅,嫌“稽查处特务”的身份不好,指示改成“特务营连排长”。 1946年8月15日,一场完美的公审上演,李文山、汤时亮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全国报纸跟进报道,真相被掩盖得天衣无缝。 风波过后,主谋霍揆彰仅被撤职,不久后就改任湘西绥靖公署主任,官照做,而王子民等一众杀手,在被短暂羁押后也于1947年获释,继续在国民党内任职。 王子民后来潜逃到四川新都,化名王家宾,开起了香烟店,以为可以就此埋名,让血债随风而去,可他没想到,新中国不会忘记这笔账,1951年1月10日,王子民在成都伏法,这起被谎言层层包裹的血案,总算等来了迟到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