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防线,在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这里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全面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并重点聚焦闲置地等“硬骨头”,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在此背景下,该镇庄头村荒废几十年、长期存在“脏乱差”问题的28亩“野猪林”,将迎来一次蜕变。
27日,在陈村庄头村进行一项激动人心的表决,全体股东代表与党员一致举手,正式表决通过“野猪林”整治二期工程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野猪林”由此踏上由蚊虫孳生地、卫生黑点到“生态客厅”的重生之路。
表决通过“野猪林”整治二期工程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
据陈村镇介绍,6月下旬,该镇首例登革热病例在庄头村报告。当时,全村迅速行动,党群合力织密防疫网,成为佛山首个动态清零的村,连续25天无新发病例。可7月中旬,基孔肯雅热病例又现。
“不能再被动防御!”二次“受害”下,庄头村党委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了村民怨声载道的“野猪林”,决心彻底整治这片荒废30余年的“顽疾”孳生地。
据了解,这片区域曾是村民聚居地,因后方石场爆破作业危及住房安全,村民逐步迁移至庄头新村,几十亩土地随之陷入常年荒废的境地,周边杂草肆意疯长,村民对此地的抱怨声也成为庄头村党委心中最牵挂的事。这片荒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在这段时间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野猪林”这片荒地被排查为严重蚊虫孳生地,成为威胁村民健康的潜在隐患。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庄头村党委、村委迅速凝聚共识,提出“整治+开发”双轨方案,这一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村民群众的一致支持。
“野猪林”整治中
“我们不仅要消除卫生隐患,更要让土地重新发挥价值。”庄头村党委负责人表示,未来要探索“野猪林”及周边片区整治开发,明确指向打造庄头村文旅产业示范基地,要让这片荒地变“宝地”。
于是,一场大规模环境整治行动迅速展开,对“野猪林”及周边片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党群合力清理杂物、杂草、垃圾等,短短两天就让“野猪林”的面貌有了初步的改观,为后续的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再次形成蚊虫孳生地、荒芜闲置地,庄头村党委立足“百千万工程”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推进该区域的高效利用,并通过“问计于民”凝聚发展合力。7月14日,村党委召集周边片区的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专题议事,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支持片区后期开发规划,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对此,庄头村制定了“三步走”的长远规划,一步步激活片区价值:第一步,开展野猪林周边西淋长塘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先让旧水塘“焕新颜”。目前完成挂网招标,预计8月初正式动工;第二步,由村出资20万元,利用3.8亩土地建设西淋长塘“大榕树”公园,方案已于7月27日正式表决通过,预计8月底开工;第三步,集思广益谋划三期开发利用,20亩地拟按流程挂网出租、引入专业团队,打造成山涧文旅营地,让荒地生出“金点子”。
与此同时,环村机耕路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将串联起整个片区,与上述项目共同构成庄头村“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
27日,庄头村正式表决全票通过整治方案——“野猪林”的蜕变,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未来,通过“以用代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源上消除蚊虫滋生隐患,将短期防疫攻坚成果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昔日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的闲置地,就此焕发着新生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工作,庄头村在清理蚊虫孳生地的基础上,向公园建设、周边旧长塘活化、文旅开发、道路建设延伸,持续拓展示范效应,全力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据悉,该镇以此次蚊媒传染病防治为契机,正在探索一条从单一治理向长效管理转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目前,陈村镇已有大都村、庄头村、旧圩社区、赤花社区、南涌社区、锦龙社区等6个村居通过表决,将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勒竹社区等剩余9个村居也将于8月1日前陆续召开会议推进此事。这些公约不仅明确了防疫责任,更划定了“红线”:对违反约定的村(居)民,村(居)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将予以通报批评,视情况暂停或扣减个人福利、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将追究相关责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通讯员陈宣
图/陈村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