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1年春晚,倪萍在给观众念海外华人祝福国人的贺电时,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

1991年春晚,倪萍在给观众念海外华人祝福国人的贺电时,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纸上竟是空白的,由于是现场直播,她灵机一动想了个妙招,上演了一出史诗级救场。

春晚,每年除夕夜的收视王牌,亿万观众守着电视机等着那一刻。1991年春晚,倪萍站在舞台上,手拿纸张准备念海外华人的贺电。灯光聚焦,镜头推进,她低头一看,纸上竟然啥也没有!直播不能停,她脑子飞速转动,心跳都快蹦出来了。那一秒,她会怎么办? 倪萍,1959年出生在山东荣成,家里条件普通,妈妈一个人带她长大。小时候,她拿着木棍站在院子里学播音,邻居都叫她“小喇叭”。高中毕业,她考进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学表演。那几年,她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演技扎实,后来进了青岛话剧团,演了不少戏。1980年代,她拍了《女兵》和《山菊花》,演得自然,观众挺喜欢。1983年,她拿了国家二级演员的称号,事业开始起飞。 1988年,央视把她挖到北京主持《综艺大观》。她站在演播室里,声音温暖,气场稳,很快就火了。1990年,她第一次上春晚,和赵忠祥搭档,穿红旗袍,笑得亲切。到了1991年,她已经不算新人了,但那次春晚的事儿,彻底让她成了话题人物。

1991年春晚到了后半段,节目接近高潮。倪萍上台念四封海外华人贺电,全国观众都等着听。她打开信封,抽出纸张,低头一看,四张纸全是白的。她手一抖,冷汗瞬间下来了。耳机里导演组没声音,桌上也没备用稿,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她深吸口气,抬头看镜头,笑了笑,开始说:“来自红其拉甫哨卡的边防战士,向全国人民拜年!”她声音稳,现场掌声就起来了。 接着,她又说了南沙群岛海军、远洋海员和海外华侨的祝福。每说完一句,她翻一下手里的白纸,动作自然,像真在念。1分20秒,她说得流畅,分秒不差。其实,这些全是她临时编的。她站得笔直,眼神镇定,观众压根没看出破绽。说完,她把手里的白纸叠好塞袖子里,点点头,镜头切走。她背上全是汗,但脸上一点没露怯。

春晚一结束,后台炸了锅。导演跑过来握着倪萍的手,说她救了场。后来才知道,那天流程乱了套,贺电原稿被当成废纸扔了,送上来的就是白纸。倪萍靠脑子快,把危机扛过去了。可没几天,报纸上有人挑刺,说她编贺电不地道,还有人抓她把“红其拉甫”的“卡”念错了。她在央视开会时低头认错,说当时只想稳住场面,没多想。 1992年,央视正式签了她,她连着三届春晚都主持,成了顶梁柱。那次事故后,央视改了制度,加了提词器,稿子双人核对,还备了应急方案。那四张白纸至今还在央视档案馆里放着,有人开玩笑说:“这纸没字,但最难念。”倪萍后来回忆那晚,笑着说:“就当考试了,过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