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麻六记酸辣粉检出霉菌超标,代工厂认责,品牌方启动召回致歉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事件全解析

⚠核心事实与责任归属

问题产品与原因

涉事产品: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及18日的270克规格麻六记酸辣粉(开市客专供),粉饼出现发霉、刺鼻异味。

直接原因:代工厂白家阿宽食品承认生产消杀环节不足,导致环境细菌污染粉饼,保质期内霉变。

健康风险:多名消费者食用后喉咙刺痛、肠胃不适,医学警示霉变可能含强致癌物黄曲霉素(初期肉眼难辨识)。

责任方回应

代工厂认责:

白家阿宽7月27日声明召回问题批次,承担退货费用并按《食品安全法》赔偿(退一赔十,最低1000元),同时向消费者和麻六记品牌致歉。

召回范围仅限上述两批次270克产品,其他渠道256克规格未报告问题。

品牌方滞后道歉:

麻六记迟至7月28日才致歉,承认问题批次并提出加强供应链管理,但未主动赔偿方案,被质疑推责。

此前创始人张兰宣称“代工厂工人、秘方均为自有”,此次阿宽声明中“向麻六记致歉”的措辞被指品牌方伪装“受害者。

渠道方行动:

开市客(Costco)因“例行巡检发现质量波动”,于7月25日主动下架全国所有门店及App相关产品,暂未明确上架时间。

暴露的五大问题

代工模式品控失控

麻六记长期依赖阿宽食品代工,但阿宽近年因“异物、黑斑”等问题被投诉165次(2024年黑猫平台数据),此次事件是品控隐患的集中爆发。

麻六记作为委托方,未履行供应链监管责任,品牌方声明仅提“深化驻厂监督”,未解释此前监管缺位。

品牌方责任回避

开市客下架后48小时内,麻六记未回应消费者诉求,客服称“商超合作独立运营,不清楚情况。

部分消费者收到麻六记和解协议:赔偿1000元但要求删除投诉帖,被质疑压制舆论。

健康风险与维权障碍

退货门槛高:开市客要求会员本人携商品到店办理,异地消费者需奔波数十公里。

赔偿未落实:深圳消费者退货后仅退款,额外赔偿需“下周答复”;宁波消费者仅获退款49.9元,未获健康补偿。

资本压力牺牲品控

阿宽食品上市焦虑:2024年转战新三板,对赌协议要求2025年底完成北交所申请,年报曾预警“生产环节品控风险。

麻六记增长疲软:2024年销售额增速从245%暴跌至15.5%,过度依赖张兰母子直播带货(占抖音销量40%),忽视品控投入。

监管与惩罚机制缺位

截至7月28日,未见市场监管部门介入,企业仅自发召回。

律师指出:依《食品安全法》,品牌方需承担首责,但麻六记未主动提供赔偿方案。

消费者行动指南

立即停用并检查批次

批号示例:

202506166494AQ

20250618394AQ

(270克规格),其他渠道产品暂未报告风险。

维权路径

法定赔偿:通过12315平台投诉,要求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最低1000元),保留发霉照片、购买凭证及医疗记录。

健康监测

食用后出现呕吐、腹泻者及时就医,留存病历作为索赔依据。

事件本质与行业警示

此次风波是网红经济与代工模式矛盾的集中爆发:

-品牌方责任不可推卸:麻六记作为委托方,需对产品质量承担终极责任,而非隐身于代工厂之后。

-食品安全无“代工免责”:消费者因品牌信任购买产品,品牌方必须建立全链条品控体系,而非重营销轻质量。

-监管亟待加强:对屡次出现食安问题的企业(麻六记2024年8月曾曝“苍蝇酸辣粉”),需加大处罚力度。

关键提示:霉变粉饼的危害远超肉眼所见,品牌方若不能以行动重建信任,恐难挽回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