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无意间刷到一张1997年考上大学登报名单,我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首先是考生名字

无意间刷到一张1997年考上大学登报名单,我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首先是考生名字,和现在的“子涵、紫函……”一样,那时取名字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男生多带“军、伟、杰”等,女生则有“娟、菊、梅”等。还有就是那个时候清北没有现在这么强势,因为估分报志愿,盲填志愿,都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就报志愿了。重本之间区别不大,江苏学霸更喜欢复旦交大同济,甚至上外上财,主要因为就是离家近。现在信息透明,交通方便,清北收割得厉害,院校层次贫富差距拉大了。九十年代考清华和古代考状元是一样的,到哪别人都是仰慕,别说那时候,现在考进 985,也是祖坟冒烟。哪怕是中下 985,在城市里都是小区名人,在农村最少镇上都要表扬,更不要说北大清华了!那时候有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气氛,现在嘛,连研究生,博士,都有去送外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