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到张碧晨和汪苏泷的“原唱”事件,我突然反应过来:有些事,其实早有伏笔。

看到张碧晨和汪苏泷的“原唱”事件,我突然反应过来:有些事,其实早有伏笔。 谁还记得2017年《明日之子》那波操作?节目组先放了吴莫愁的宣传图,粉丝都等着她亮相,结果开播时站在台上的是张碧晨。 我翻到吴莫愁当年的微博,那句“把某人当姐妹,转身就被背后捅刀”,现在看来真挺扎心的。更有意思的是,同是那英组的陈冰、李嘉格跟着发博内涵,连杨迪、张玮都明着站吴莫愁那边——能让这么多人“默契”表态,这事情恐怕不简单。 如今又传她为《年轮》背刺汪苏泷,倒是突然懂了:娱乐圈的资源争夺里,最藏不住的是本性。有人靠作品硬拼,有人靠手段钻缝,观众或许一时看不清,但时间总会把细节摊开。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在职场、生活里的选择,藏着就是最真 实的自己。 你们觉得,资源竞争里的“踩线”,真的能藏一辈子吗?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1
2025-07-30 07:15
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貌似聪明的人类”没有之一。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就搞得这么复杂呢?比如在这里第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做原唱?原唱其实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演唱这首歌的人;第一个将这首歌演唱成名的人。后者更被认可。因为第一个演唱这首歌的人不一定能把这首歌唱成名,不能够唱成名的歌曲太多了也没有丝毫的价值。所以这里把歌唱出名的大家都知道应该是张碧晨所以这里的原唱是张碧晨。很多歌曲的创作者不一定是会唱歌的人。更不一定是把歌唱成名的人。至少从目前来看汪苏泷应该感激张碧晨把歌唱成名,让这首歌有了价值,并让他在这首歌上赚了钱。做人一定要讲道理要讲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