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无解的困局》 大明最后的60年

大明王朝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王朝 西方史学界有种说法认为明朝是一个内收的朝代,但它却能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北伐:收复燕云 ;之后也能远征漠北。 大明王朝骨子里有一股“倔”劲儿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而且不仅皇帝倔 大臣也倔… 从内阁到六部 跟皇帝对着干如日常操作,从正德 嘉靖再到万历 皇帝对于大臣都无可奈何,最终到了万历终于演变成了中国版的非暴力不合作 —— 几十年不上朝 其实,明亡的原因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 1️⃣气候异常:冰河期+鼠疫 加速了社会关系的崩塌; 2️⃣土地兼并:宗室的膨胀+士大夫集团对土地的圈占 3️⃣税源的萎缩:国家政策促使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可以冲抵赋税 但随着三大征、辽东崩溃及民变不断,需要钱的地方却越来越多 只能把无限的赋税加上越来越少的底层身上,这也导致了恶性循环 4️⃣皇帝心态的崩溃:辽饷 练饷 剿饷的缺口越来越大,崇祯在重压下的解决方案除了催就是杀,更多的时候是催催催 催促下用兵失利然后杀了总督 尚书甚至大学士泄愤… 最后终于像添油一样把有能力、敢战的文臣武将耗干净。 5️⃣文官集团 宦官集团的成体系的腐败:除了贪腐党争之外,大臣被逼出征竟要连日生吃大黄逼死自己;监军太监竟然是带头投降的 很多年前的电影《大明劫》其实表达得很清楚了 —— 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换个角度,大明王朝的倔与北宋的识时务简直就是两大极端。我们习惯于抨击北宋的岁币政策,但其实如果细算一下明末两线作战的花费,北宋的岁币其实真的是九牛一毛…… 而明亡清兴60年从辽东蔓延至中华大地的战乱 对于百姓来说 就是无尽的苦难。 站在今天的视角,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采取不同的决策才是智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