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曾仕强先生曾言:“我几十年的观察,我可以告诉各位,做人太实在的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曾仕强先生曾言:“我几十年的观察,我可以告诉各位,做人太实在的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你要记住,不要太心软,不要太迁就,不要太实在。你总是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反而委屈了你自己,当时间久了,那些人会把你所付出的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 经过几十年的人生观察,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做人太实在往往不会有好下场。实在的人,往往心地善良、心软,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并且很迁就别人。 然而,这样的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人利用。 就像在办公室里,总有那么一个实在的同事。 每次有额外的工作任务时,他总是因为心软而不忍心拒绝同事的请求,主动承担下来。他想着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一开始,同事们可能还会表示感谢,可时间一长,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甚至有一次,他因为自己工作太忙实在无法帮忙,同事们竟然还对他颇有微词。 这就如同心理学中的“登门槛效应”,当你一开始无底线地迁就别人,别人就会逐渐提高对你的要求,最后把你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在家庭关系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家庭成员特别实在,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自己默默承受委屈。 例如,在家庭聚餐时,总是把好吃的菜让给其他人,自己只吃剩下的。 久而久之,其他家庭成员就觉得这是正常现象,不再珍惜他的付出,甚至还可能忽略他的需求。 不要太心软是很重要的。心软的人容易被情感左右,在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时难以说“不”。 就像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奥利弗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他的善良在面对那些邪恶的人的时候,如果没有他人的保护,就很容易被伤害。 他的善良并没有让那些坏人对他手下留情,反而被利用。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得冷漠,而是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坚守自己的原则。 不要太迁就他人也是必要的。过度的迁就在人际交往中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比如在朋友相处中,如果一方总是迁就另一方的喜好,放弃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那么这段关系就会变得失衡。 时间久了,被迁就的一方可能会变得更加任性,而迁就的一方则会越来越压抑自己的感受。 至于不要太实在,是因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太实在的人就像没有盔甲的战士。 他们真诚地对待他人,却没有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这样的对待。 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对自己的女儿们实在是太好,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她们。 然而,他的女儿们却只把他当成提款机,在榨干他之后就抛弃了他。 做人实在、心软、迁就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让自己的善良成为别人伤害自己的武器,也不能让自己的付出被人视作理所当然。 故而,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在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过得更加自在、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