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女婴出生6个月,因父母离异寄养到姑姑家。2007年,姑姑无力抚养,把10岁的她送到北京。哪料,一位陌生男子摸着她的头承诺:“有我在,这里就是家,以后你就踏实读书!” 2007年,西藏小姑娘次拉姆因为家里出了些事情,被送到了北京,被一个好心的叔叔收养了。这个叔叔叫石青华,他自己开了一所学校,专门收那些没家或者家里很穷的孩子。 次拉姆刚到北京时才10岁,看到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说话也听不懂,心里很害怕,总躲着别人。石青华叔叔没有硬要接近她,而是耐心地陪着她,等她慢慢不那么害怕了。他还特地为她做了西藏的饭菜,陪她一起看书、玩游戏,慢慢地帮她和大家融入到一起。一开始她总是自己坐在边上,后来在石青华的鼓励下,她开始画画、跳舞,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汉语。其他孩子们也从一开始的不敢接近,变成了喜欢和她一起玩的好朋友。 次拉姆对石青华叔叔的感情也在慢慢改变,从一开始的陌生,变得越来越依赖他。直到有一天,她鼓起勇气,第一次叫了石青华“爸爸”,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石青华叔叔,这个收养了上百个孩子的“大家长”,其实也有自己的不容易。他曾经也因为家里的事情差点垮掉,是一个陌生孩子的善良举动让他重新站了起来。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所学校上,照顾这些孩子们,却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家人。不过,他从来都没后悔过。次拉姆因为学籍的事情,只好回到西藏继续学业,但她心里一直记得石爸爸的恩情。她上学的同时还打工赚钱,就是不想给石爸爸添乱。有次,她用自己好不容易挣的钱给石青华买了双鞋,把这位硬汉都给感动哭了。 次拉姆在北京找到了家的感觉,石青华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父亲”。他们互相支持,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