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7年,段祺瑞对妻子张佩蘅说道:“我想把四姨太认作我的干女儿,再把她嫁出去,

1927年,段祺瑞对妻子张佩蘅说道:“我想把四姨太认作我的干女儿,再把她嫁出去,你觉得可行吗?”向来以丈夫为首位的张佩蘅只得答应,毕竟在此之前,丈夫的姨太已经多次出现问题! 段祺瑞,安徽六安人,出身军人世家,祖父段佩是淮军将领,家境殷实。他小时候跟祖父在军营长大,练就一身硬朗作风。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段祺瑞只身前往山东威海,投靠族叔,在军营里干文书活计。1885年,他考进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专攻炮兵,成绩拔尖。之后被李鸿章看中,送到德国柏林军校深造,学成归国后投靠袁世凯,帮着操练北洋新军炮兵,崭露头角。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接管北洋政府,当上国务总理,推崇清廉,反对鸦片,生活简朴,在贪腐横行的政坛算一股清流。可他的家庭生活却乱成一锅粥。首任妻子吴氏生下一子一女后早逝,他续娶张佩蘅。张氏出身名门,跟袁世凯家有亲戚关系,知书达礼,但受传统观念束缚,觉得自己没生儿子是亏欠丈夫,主动为段祺瑞纳妾,想延续段氏香火。结果,姨太太们接连进门,家宅却没消停过。 张佩蘅挑的姨太太多是出身低微的女子,地位远不如她。第一位姨太太因病去世,没留下子嗣。第二位也没生出儿子。张佩蘅不死心,又陆续纳了三姨太、四姨太、五姨太。这些姨太太身份低,进府后却不安分。段祺瑞治家严,严禁抽大烟,可姨太太们偏偏不听,背着他偷偷抽鸦片,甚至干出更出格的事。一次,段祺瑞发现三姨太夜不归宿,回来时醉态可掬,妆扮得像歌厅舞女,衣衫艳丽,行为不检。他追查后发现,三姨太不仅抽大烟,还跟亡妻的儿子有私情。这事让段祺瑞气得七窍生烟,但他不想家丑外扬,悄悄把三姨太送回老家,又把儿子叫来狠狠教训一顿,保住家族脸面。 四姨太的事更棘手。她长得清秀,进府前就跟一个穷书生订了婚约,因家贫被卖到段府。她心不甘情不愿,常借故出门,跟那书生私会。段祺瑞派人跟踪,查出她在城外茶肆跟书生见面,举止亲密。他气得拍案而起,责问四姨太,她坦白自己跟书生早有婚约,入段府是迫不得已。段祺瑞本想严惩,但转念一想,自己妻妾成群,强留四姨太只会让她继续偷会情郎,徒增麻烦。不如成全她,也算积点德。于是,他跟张佩蘅商量,提出认四姨太为干女儿,再把她嫁出去的主意。张佩蘅向来以丈夫为先,虽不情愿,也只得点头。 这件事的处理颇费心思。张佩蘅亲自操办,为四姨太置办新衣和简单嫁妆。段祺瑞派人查了那书生的底,确认他品行端正,家世清白,才同意婚事。婚礼定在春末,选了个不起眼的院子,简单操办。四姨太穿上新嫁衣,向段氏夫妇叩头谢恩,之后跟书生离开北京,搬到南方过日子。段祺瑞没声张,这事却在北洋圈子里传开,有人说他宽厚,有人笑他管不住家。段祺瑞不理会这些闲话,继续忙着北洋政府的事务,试图稳住摇摇欲坠的政权。 北洋政府垮台后,段祺瑞退隐天津,住进日本租界,过起清闲日子。他每天读书写字,院子里种满菊花,生活简单。张佩蘅一直陪着他,操持家务,料理日常。四姨太跟书生在南方安家,日子虽清贫,但也平稳。1936年,段祺瑞因病去世,灵堂设在天津寓所,亲友前来吊唁。张佩蘅守着段氏家业,独自终老,宅子渐渐冷清。这段关于四姨太的往事,因处理方式不同寻常,成了当时的一段佳话,至今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