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老本即将吃光?美国航母和准航母全出问题,海上地位或被中国取代

近年来,美国实体制造业的流失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造船行业的产能几乎已降至最低点。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美国海军的海上战力逐渐下降的背景下,造船产业的空心化问题更加突出。原本被视为世界海上霸主的美国,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美国正在“主动加速”海上霸权的衰退。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的报道,美国海军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将推迟交付,交付时间将延迟两年。此外,计划中的两艘准航母型大型舰艇也将推迟交付。这两艘舰艇分别是“美国”级两栖攻击舰3号舰“布干维尔”号和4号舰“费卢杰”号,分别将推迟至2026年8月和2030年9月交付。所有这些延迟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造船业面临严重的产能瓶颈。假如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到与海军装备需求相匹配的生产能力,未来美国海军的海上战力将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近年来,美国海军提出了“闪电航母”这一概念,意图通过结合F-35B“闪电II”隐身舰载机和两栖攻击舰,提升其海上航空作战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两栖攻击舰将能够搭载20至24架F-35B,逐步承担起类似航空母舰的任务。这个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海军现有航母的可用率不断下降,尤其是在多次发生航母“空窗期”的情况下。由于本土船厂的维护效率逐年下降,许多舰艇不得不排队等待维护,甚至重要航母也未能幸免于这种状况。结果,美国海军的可用航母数量逐步下降,迫使海军采取临时解决方案。

然而,“闪电航母”的应急性质不言而喻,虽然在一些低威胁情况下,利用两栖攻击舰来代替传统航母在短期内或许能缓解压力,但它并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两栖攻击舰承载的任务量增加,必然导致舰艇的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如果美国不尽快提升造船业的效率,特别是在现有两栖攻击舰的维护和新舰建造方面,未来美国海军面临的将不仅仅是“航母不够用”的问题,更可能变成“航母和两栖攻击舰都不够用”。

事实上,美国的造船产业正面临着一个恶性循环。随着产能无法恢复到以往的水平,海军的战力也随之削弱。而对于未来的海上霸权,美国的希望愈加渺茫。冷战结束后,美国依靠庞大的海军力量继续维持其海上霸主地位,但如今,这一优势已开始动摇。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海上力量迅速崛起,逐渐逼近美国,特别是在海军总吨位方面,中国已仅次于美国,并持续增加现代化舰艇的数量。而美国造船业的滑坡,则加剧了这一趋势。

再过大约5到10年,如果美国仍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为海军续命,依靠冷战遗留下来的海军优势恐怕将不再有用。当“吃老本”的方式最终耗尽时,全球海上霸主的地位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未来在远海大洋中,可能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的航母、准航母,甚至更多的大型两栖攻击舰,如“福建舰”和075型、076型两栖攻击舰等逐步替代美国的传统海上力量。

美国海军的未来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迅速恢复并提升造船能力,进而确保海上战力的稳定。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短期内美国海军若无法恢复其强大的造舰能力,未来海上霸主的“宝座”可能将很快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