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航母即将从11艘变成10艘,别小看这一艘的差距,这里背后代表的是美国的束手无策,以及无可奈何。 据央视网7月24日报道称,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航母很快就要退役,而新的“福特”级航母还没能及时顶上来,这就导致舰队规模暂时缩水,从11艘变成10艘,可能得持续一年多。 航母可是美国海军的命根子,每艘都能装80多架战机,带着几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兵,随时随地能在全球执行任务,从威慑到实战都不在话下,可维持这么庞大的舰队,钱和精力都得跟得上。 偏偏这几年,美国海军在预算、造船和维护上接连踩坑,比如“福特”级航母,造价从120亿涨到145亿多美元,电磁弹射系统和拦阻装置还老出问题,建造时间一拖再拖,从七八年硬是拉到十来年,这种情况下,老航母退役,新航母没跟上,舰队规模自然就缩水了。 这少了一艘航母,影响有多大?可别觉得只是少个零头,航母是美国全球影响力的核心,哪有危机往哪开,立马就能展示肌肉。 比如当年台海局势紧张,美国直接派两艘航母过去,威慑力拉满,可现在只剩10艘,灵活性肯定大打折扣。 航母部署有个“三比一”的规律:一艘在海外执行任务,一艘准备替换,还有一艘得维护休息。 11艘航母能保证3到4艘随时在海上,10艘可能就只能维持2到3艘,这要是西太平洋和中东同时有事,美国恐怕分身乏术。 造一艘航母可不是小工程,钱、技术、工人、供应链,哪样都不能掉链子,现在美国的造船厂却问题一大堆,工人不够,设计老改,疫情后供应链还断断续续,结果就是“福特”级航母的进度一再拖延,成本蹭蹭上涨。 反观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海军扩张速度飞快,最新“福建”号航母已经用上电磁弹射,下一艘据说可能还是核动力的,吨位和能力都直追美国,这对比一摆,美国的压力可想而知。 美国这些年高强度用航母,维护时间被一压再压,舰艇寿命缩短,维修费用却直线上升,比如“尼米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接连退役,说明海军在老舰维护和新舰建造之间左右为难。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短期能凑合,长期却可能让美国在全球海军竞争中吃亏。 这事的影响还不止在美国自己身上,航母少一艘,全球战略格局都可能有连锁反应,亚太地区,中国海军正在加速崛起,其他国家也没闲着,印度在建第二艘国产航母,英国和法国也在通过联合部署来增强海上力量。 全球海军的平衡正在悄悄变化,美国的这次缩减可能会让其他国家看到赶超的机会。 未来几年,美国能不能靠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稳住阵脚,不仅关系到海军的战斗力,更可能决定它在全球的地位。 信息来源:央视网《“尼米兹”号航母即将退役 美“9万吨级的外交”能否百试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