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
1987年,50岁的耿莹站在纽约街头,口袋里只剩3个硬币。
几个月前,她还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但一纸“高干子女不得经商”的,让她的办公楼被贴上了封条。
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她的父亲——原国防部长耿飚。
但耿莹的人生,远不止“将门之女”的标签。
童年时,她跟随部队辗转,甚至曾被遗忘在战壕里。
60年代,她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地质队,在秦岭找矿时掉进雪坑,被救上来时还紧紧攥着矿石标本。
后来,她调到制药厂当工人,37元工资养两个女儿,离婚后连奶粉钱都得靠父亲接济。
但她从未放弃,37岁瞒着所有人报考北京中医学院,白天给实验猴抽血,晚上哄睡女儿后啃《本草纲目》,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
80年代初,她开始创业,刚有起色却遭遇变动,所有资产被查封。
50岁,她选择出走美国,走之前撂下狠话:“给我三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初到纽约,她在街头摆摊卖自己设计的珍珠首饰,蹩脚的英语让路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但她从小跟国画大师学画的功底,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她翻出父亲与美国防部长布朗的合影,连同自己的画作寄了出去,两周后,收到了上流社会宴会的邀请。
在宴会上,她为一位石油大亨画了幅画,中西融合的风格让在场的人惊叹,那晚她拿到2.7万美元稿费。
三年后,她在长岛买下6亩地,种了54棵果树,画作也开始在纽约艺术圈有了名气。
1997年,她突然卖掉美国的产业,带着几箱画回国。
站在龙门石窟前,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中国人得先懂自己的根,才立得住。”
她成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致力于保护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
80岁的她,还在爬长城考察,看着坍塌的城墙,她说:“这里得修,不然孩子们以后只能看照片了。”
耿莹的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困境,而是在困境中依然选择向前。
她的故事,是不是也让你看到了坚持与热爱的力量?
你觉得她的选择值得敬佩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