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乌之战,最大的成果不是拖垮了俄罗斯,也不是打残了乌克兰,更不是美国大赚特赚了,

俄乌之战,最大的成果不是拖垮了俄罗斯,也不是打残了乌克兰,更不是美国大赚特赚了,而是让德国找到了强军突破的借口。

德国总理默茨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德国的军事实力实在让人捏把汗。

当俄罗斯的坦克开进乌克兰时,整个欧洲都慌了,尤其是德国,作为欧洲经济老大,却在关键时刻暴露了军力的尴尬:200多架战斗机只有65架能飞,13艘护卫舰5艘趴窝,士兵演习还得用扫把充机枪。

于是,德国开始大手笔砸钱:买美国的F-35战斗机、以色列的“苍鹭”无人机,给海军换潜艇、护卫舰,连士兵的夜视仪和防弹衣都全面更新。

更绝的是,德国还在立陶宛永久驻扎了4800名士兵和200名文职人员,这可是二战结束70多年来,德国首次在海外搞永久驻军。

表面上是保护盟友,实际上给自己找了个名正言顺的练兵场。

不过,德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极右翼的选择党在议会里喊“不要为别人的战争买单”,甚至默茨的部分支持者也反对通过举债扩军。

但俄乌战争带来的“紧迫感”让德国不得不行动,美国一会儿威胁撤军,一会儿要求欧洲分担更多防务责任,德国要是再不加强军备,连“欧洲老大”的位子都保不住了。

于是,默茨政府一边推动解除《基本法》里的“债务刹车”限制,一边在立陶宛搞“德国旅”组建仪式,还拉着法国、波兰搞联合军演,把自己包装成“欧洲防务自主”的领头羊。

今年5月,德国在立陶宛边境城市鲁德宁凯举行的军事基地开工仪式上,直接把射程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导弹部署到位,这可是能打到莫斯科的玩意儿。

德国借着这场战争,不仅摆脱了“战败国”的历史包袱,还堂而皇之地将军费翻番、海外驻军合法化,甚至连宪法都改了。

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打成什么样,美国赚了多少钱,在德国眼里都成了次要的。

毕竟,能借着这场战争,把自己从“欧洲提款机”变成“军事强国”,才是真正的“战略胜利”。

下次再有人讨论俄乌战争的影响,你就把这些事讲给他听,保准让他明白:战争背后的博弈,永远比战场上的枪炮声更复杂。

你觉得德国的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有点“借势上位”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