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
最近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越南总理范明政的一番话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他表示,中国作为亚洲强国,有责任帮助周边弱国,尤其是像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这番话一出,立刻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了波澜,甚至被一些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理应无偿援助”的道义责任。
其实,中国与越南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战争中提供了大量援助,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
当时的中国自身也处于困难时期,但仍然倾囊相助。
据统计,中国不仅派出了32万人次的后勤与工程兵,还提供了上百万吨的物资援助,牺牲的中国官兵超过4000人。
这些援助在越南的独立和统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越南统一后,态度却发生了转变。
1979年,中越边境甚至爆发了冲突。
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仍然对越南进行了大量投资和技术输出。
2024年,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额达到了312.6亿美元,占越南外资总额的28%。
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域,帮助越南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
范明政在论坛上还特别提到,希望中国帮助建设云南至海防的跨境铁路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技术转让。
他强调这一合作应该是“无偿”的,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毕竟,中国的高铁技术是几代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成果,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绝非轻易可以“赠送”的商品。
中国的发展确实带动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合作从来不是单向的施舍,而是基于平等与互利的共同选择。
中国并未设下门槛要求回报,也从未以大国身份压人一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应当成为“提款机”。
越南国内媒体对范明政的发言进行了大幅报道,部分网民甚至借此炒作历史恩怨,强化民族主义情绪。
这种将合作包装成义务、将援助定义为责任的立场,不仅容易误导民众,更可能在区域合作中埋下隐患。
中国始终坚持以平等互利为基础推进对外合作。
不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都在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范明政的发言,反映出一些国家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矛盾心理。
他们既渴望借力中国推动本国发展,又担心被中国“边缘化”,于是试图通过舆论压力、外交谈判或博弈获取更多利益。
但事实证明,合作不是道德绑架的结果,而是信任与共识的体现。
你怎么看待越南总理的这番言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