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泗县:共建共享绘蓝图和美小区焕新颜

近年来,泗县立足本地实际,将邻里温情化为治理动能,通过“邻里节”“围楼夜话”“虹帮办”等特色做法,让部门协同有了新路径、群众参与有了新平台,一幅“守望相助、共治共享”的和美小区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邻里节搭台:从“陌邻”到“亲人”的温情蜕变

“以前住对门都不打招呼,现在通过邻里节一起包粽子、猜灯谜,谁家有困难一声喊,大伙全来搭把手!”说起社区里的变化,泗县某小区居民李阿姨的笑容格外真切。

泗县将“邻里节”打造成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每年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社区广场上总会摆满长桌,居民们自带拿手菜、手工艺品,在“百家宴”上分享美食,在“才艺秀”里展露绝活,在“旧物置换”中传递善意。截至目前,组织小区居民成立志愿服务团队60个,已开展“迎新春送祝福”“学雷锋创新风”“中高考护考行动”等志愿活动200余场次,惠及小区居民10000余人次。

围楼夜话议事:从“被动听”到“主动说”的自治升级

几十张小板凳,小区业主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环绕而坐。“6栋和7栋中间的墙皮脱落,请物业尽快进行维修,确保居民生活安全。”该小区业主率先发言。“墙皮脱落问题,前期已经上报开发商进行维修,国庆节后将动工。”小区物业经理当场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予以回复。

像“围楼夜话”议事这样议事协商、解决问题的场景在小区内经常出现,街道党工委、社区“两委”、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五方力量”同题共答,合理利用傍晚下班、双休节假等闲暇时分作为“夜话”契机,请小区居民下楼畅谈“楼里事”,激发“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解决小区治理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趟,现在干部主动坐在楼下来听,当场就能给说法,这效率没话说!”参与议事的张大爷竖着大拇指说。

虹帮办落地:从“多头跑”到“一门办”的服务提速

“我老伴行动不便,想办老年证,本来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想到社区‘虹帮办’的志愿者上门来收材料,3天就把证送到家了!”说起“虹帮办”的服务,泗县独居老人刘奶奶赞不绝口。

泗县虹城街道在小区内设立“虹帮办”服务站,组建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职工组成的服务队,推出“代办帮办”“上门服务”“应急响应”三大类20项服务。居民只需到服务站登记需求,或通过社区微信群“点单”,服务队就会全程跟进,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从“邻里节”聚人气,到“围楼夜话”汇民智,再到“虹帮办”解民忧,泗县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如今的泗县社区,邻里矛盾少了、互助温情多了,群众抱怨少了、点赞声多了,基层治理的“合力”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