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21日,湖南省湘潭县人民政府判处了抗日爱国将领、原国军少将师长、起义将领唐伯寅。 唐伯寅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早在1946年因不愿参加内战而退役,后来还被中共地下党策动,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江南地下第四军任副军长,1949年8月还跟随程潜、陈明仁参加了湖南起义,为和平解放湖南做出很大贡献,为何还会被杀。 1897年唐伯寅出生于湖南湘潭,早年由于家贫当过佃工和学徒,1918年投湘军当兵,后来官至连长,并被推举到湖南陆军讲武堂进修学习,毕业后在湘军何键部担任营长。1926年唐伯寅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时因战功升任团长,1935年升任55旅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唐伯寅参加了淞沪会战,后来又率55旅参加武汉会战,在庐山抗日前线配合庐山守军重挫日军冈村宁次兵团。 1939年唐伯寅依靠抗日战功晋升为19师少将师长,此后又率领19师先后参加了第一、二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屡立战功,曾获国民政府四等云麾勋章。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谋划打内战,唐伯寅不想参与内战,因此于1946年主动申请辞职退役,回到了老家湘潭闲居。 1949年3月份,中共地下党员开始策动唐伯寅帮助和平解放湖南,在地下党的策动下,唐伯寅出山加入了中共华东局领导的江南地下第四军(属于非正规军编制)任副军长。 4月份时,唐伯寅又参加了原国军上将唐生智领导的和平自救运动,还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与当时国民政府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华中剿总司令程潜和副司令陈明仁取得联系,并积极参与策反湘军旧部。 最终在1949年8月份时,唐伯寅追随程潜、唐生智、陈明仁宣布通电全国起义,使得湖南得以和平解放。 起义成功后,陈明仁所部军队接受解放军改编为第21兵团,唐伯寅以原国军军衔担任第21兵团少将高参。 随着全中国解放,唐伯寅觉得国家真正实现和平了,他也厌倦了军旅生涯,因此在全国解放后他再次主动辞去了一切职务,选择回老家湘潭县务农。 但新中国刚成立时期,国内外局势都很复杂,敌对势力想灭掉人民政权之心不死,因此新中国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发起了镇反运动,旨在全国消除一切反动势力。 镇反运动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受限于当时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和认知局限性等等诸多因素,这也使得当时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很多原国军将领无辜被杀。 唐伯寅就是当时的冤假错案之一,1951年年底他被湘潭县人民政府错误逮捕,后来以“反动军人”为罪名被判处了死刑,并很快在1952年2月21日被执行死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因此在1983年3月份时,经湘潭县法院重新复核审查,撤销了1952年对唐伯寅的判决,并对外宣布恢复唐伯寅抗日爱国将领、起义将领名誉和荣誉,按投诚起义人员待遇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