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上海一女子从未在平台借款,却多次收到催收短信和电话,她以为是垃圾信息,也没有放在心上。可催收电话和短信却越来越频繁,女子这才发现,短信中提到的借款人,竟然是同学的朋友,只是她跟对方几乎没有联系。女子联系对方,对方承认自己将女子填为了紧急联系人。女子要求对方跟平台沟通,可对方的态度让她意想不到。 2024年1月份,上海的陶女士手机都快被借款催收的短信和电话给炸了,奇怪的是,她压根就没借过钱。一开始,她以为这些都是骗人的,没太当回事。她还特地问了问好友潘某,是不是有啥难处,潘某却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让她别管。 陶女士一听,也就没放心上。可后来,她收到了正规贷款平台的催债信息,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劲。她赶紧又去找潘某问个明白,潘某这才承认,因为分期付款买了部手机,在紧急联系人那里填了陶女士的电话。 陶女士一听,气得不轻,让潘某赶紧把信息改掉,结果潘某不当回事,态度还特别冷淡,这让陶女士特别失望。两人吵了起来,多年的友情就这么没了。实在没办法,陶女士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问了律师才知道,潘某这么做是违法的,侵犯了她的个人信息权。于是,陶女士把潘某告上了法庭,要求他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在法律面前,潘某终于知道自己错了。后来在法院的调解下,潘某公开道歉,还答应赔偿,陶女士这才撤诉。这事儿虽然过去了,但给大家提了个醒:千万别随便把别人的信息泄露出去,就算是好朋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