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黄杨小姐的天价耳环仅值100多元,这就尴尬了... 大家还记得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

黄杨小姐的天价耳环仅值100多元,这就尴尬了...

大家还记得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黄杨小姐“天价耳环”事件吧?当时全网都在扒那对闪着“火彩”耳环到底是不是天价的230万。

等了一个多月,昨天官方通报终于出来了,没想到那对耳环居然是玻璃做的。

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精彩,我差点把刚喝的可乐喷屏幕上。

“天价耳环”的检测结果说是玻璃,主体是铜合金,耳针是铁合金,耳壁是铝合金,合着就是铜铁铝三件套配玻璃珠子。

而且,整套的价值不超过300元,不是300万,耳环也就100多元。

我勒个去,普通女生谁会戴这种铜铁铝的耳环啊?先不说戴久了耳朵会过敏,就这种材质,放在家里几个月怕是会生锈氧化。

通报还说这是九年前黄杨小姐妈妈朋友送的,放了九年居然没生铜绿没生锈没氧化,这保存技术建议申请非遗。

而且,黄杨小姐妈妈的这位朋友神秘到连真名都不敢用,直接上了个化名。送个百来块的耳环还要用化名?这是怕被认出来太寒碜吗?

我倒是很替黄杨小姐不值,她的成人礼可是穿着4000多块的礼服,没想到戴的却100多块的“五金店特供”耳环,还拍了那么多超美的耳环照片发上网。

当妈的平时戴几十万的首饰,到女儿这么重要的日子就拿个假货应付?

还有,这耳环光泽感看着比正品还闪,还有“火彩”出现,百元仿品做出了百万质感,这工艺不去申请专利可惜了,建议直接上链接带货,绝对爆款。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耳环的“身世之谜”。前前后后出现了四个版本:经纪公司说是借的、本人说是问妈妈借的、爸爸说是买的仿品、现在通报又说是朋友送的,而且这朋友还是个化名,查都没法查。

难怪黄杨小姐可以当演员了,家庭氛围真不赖,估计她父母编故事的水平比编剧还专业,为了个一百多的耳环,一家人轮番上阵编瞎话。

这精力要是用在正道上,估计也不至于违规经商才挣三万块吧?

说到黄杨小姐她爸的事情也是离谱,违规经商办企业就挣了三万块,还被没收了,为了这点钱辞掉体制内工作,图什么啊?在体制内稳稳当当不好吗?非要出来折腾,结果就挣了个寂寞。

虽然通报已经出了,但全网还在揪着这“天价耳环”,网友扒出来的时间线,说这耳环是 2018 年的红毯高定款。

但通报说是2016年就有的仿品,这是穿越了还是品牌方提前预知款式?难不成是国际大牌抄了我们的仿品?

还有人质疑送检的耳环和成人礼上戴的不是同一款,毕竟那光泽感看着可不像一百多的玻璃货。要是真能把铜铁铝做得这么光鲜亮丽,九年不氧化不变色,建议国家重点扶持一下这个技术,说不定能引领新材料革命。

还有网友说:“建议查查她家那面墙的珠宝,别都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的。”

其实,这事发展到现在,我觉得最受伤的可能是深圳水贝村,人家明明是正经珠宝集散地,现在莫名其妙成了“玻璃饰品批发市场”。

水贝的商户们是不是该集体抗议:我们就是做仿品也是有底线的,怎么可能用啤酒瓶料子做首饰?这锅我们不背!

调查了这么久,就出了这么个结果。别墅是路过随手拍来“装逼” 的,耳环是九年不生锈的玻璃假货,爸爸违规经商只挣三万,还不够买她妈一个包的钱,而且姓氏是为了“还宗”改的。

难怪网友调侃:“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啊!”

现在这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可大家心里的问号一点没少。这结局与其说是调查结果,不如说是给这场闹剧强行收尾。

只能说,这家人为了圆一个谎,编了更多的谎,最后把自己绕进去了。

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最后劝一句,与其花心思编瞎话圆场,不如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百多的耳环或许能糊弄一时,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