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

1402年,37岁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放进滚烫的油锅烹炸,同时,其妻杨氏也被送进教坊司,遭官兵蹂躏,就连他4岁的女儿也被朱棣下令,卖进了青楼。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一场叔侄争位的大乱斗说起。那会儿明朝刚立国没多久,开国皇帝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不乐意了,觉得自己战功赫赫,凭啥要听一个毛头小子的?没过几年,朱棣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从北京一路往南京打,史称“靖难之役”。 铁铉就是在这时候站出来的。他本是河南邓州人,考中进士后先在地方当小官,因为做事靠谱被调到中央,后来成了兵部尚书。建文帝信任他,派他去山东督师,挡住朱棣的大军。那时候朱棣的军队跟开了挂似的,沿途城池大多望风而降,可到了济南,愣是被铁铉拦了三个月。 说起来铁铉是真有本事。朱棣大军兵临济南城下,架起大炮就要轰城,铁铉急中生智,把朱元璋的画像挂在城楼上,还写了不少朱元璋的神位牌摆着。朱棣再横,也不敢对着老爹的画像开炮啊,军队一下子就卡壳了。他还假意投降,骗朱棣进城受降,等朱棣骑马刚到城门,铁铉早就安排人把千斤闸放下来,差点把朱棣砸成肉饼。这一下,朱棣算是恨透了铁铉,可济南城就像块硬骨头,怎么啃都啃不动,最后只能绕着走。 后来朱棣绕道打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他自己当了皇帝,也就是永乐大帝。这时候他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回头收拾济南的铁铉。大兵围住济南,铁铉还是不降,直到城破被抓。朱棣见了他,气得牙痒痒,让他跪下磕头,铁铉梗着脖子骂:“我是建文帝的臣子,凭啥给你这乱臣贼子下跪?” 朱棣被怼得火冒三丈,下令割掉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了塞给他吃,问他“香不香”。铁铉硬生生咽下去,瞪着眼说:“忠臣孝子的肉,怎么会不香?”到了最后一刻,铁铉还是骂不绝口,朱棣这才下了狠手,把他扔进油锅。据说油锅烧开的时候,铁铉的尸体愣是没趴下,还保持着站立的样子,跟活着时一样硬气。 可话说回来,铁铉的家人遭的罪,实在让人心里发堵。杨氏和女儿被送进教坊司,那地方说是“教坊”,其实就是官府的妓院,是对罪臣家属最狠的羞辱。但铁铉的女儿后来出了件奇事,她在青楼里硬是没被玷污,还写了首诗:“教坊脂粉洗铅华,一片闲心对落花。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已无家。”这首诗传到朱棣耳朵里,不知是动了恻隐之心,还是被这姑娘的骨气惊着了,居然下令把她放了,还让她嫁了个好人家。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济南老百姓就偷偷给铁铉建了座祠堂,叫“铁公祠”,逢年过节都去祭拜。到了清朝,乾隆皇帝还特意下旨,说铁铉“忠节凛然”,把他请进“忠义祠”,让全国人都学他的骨气。 其实历史就是这样,刀光剑影里,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谁赢了天下,而是有人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活。铁铉守的不只是一座济南城,更是心里的那点正气——知道啥是对的,就拼了命去护着,哪怕粉身碎骨也认了。这种劲头,不管过多少年,都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参考《明史·铁铉传》《明实录》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