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祖坟冒青烟了!”男生突然收到消息,说录取通知书到了!他以为就是一个信封,没想到

“祖坟冒青烟了!”男生突然收到消息,说录取通知书到了!他以为就是一个信封,没想到,当他来到现场,却发现除了录取通知书,竟然还有一个歼-35模型!男生激动和妈妈拥抱在一起,原来,男生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了!网友:光宗耀祖了!   夏日的午后,贺元修接到了一个让他心跳加速的电话:录取通知书到了。   他匆匆赶到现场,原以为只是一个普通信封,却在拆开时愣住了:除了印着“空军航空大学”字样的录取通知书,旁边还静静躺着一个歼-35模型。   阳光洒在模型的机翼上,他猛地转头抱住身边的妈妈,眼眶瞬间红了。   这一刻,邻居们口中“总蹲在楼道修飞机模型的娃”,真的要去学开飞机了。   贺元修对天空的向往,要从很小的时候说起。   幼儿园里,别的小朋友围着积木搭城堡,他却总蹲在角落,用硬纸壳折出各式各样的飞机,还认真地给每架飞机画上“窗户”和“引擎”。   上了小学,他的书包里永远装着一本翻旧了的《航空航天知识》,课本的空白处、作业本的边角,都被他画满了飞机设计图,有尖头的战斗机,也有带着螺旋桨的运输机。   到了初中,听说有航空特色班,他每天放学回家就缠着妈妈:“我想报那个班,以后当飞行员,开战斗机保卫国家。”   可真正走进航空班的第一天,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就遇到了“下马威”。   从没住过校的他,看着陌生的宿舍和硬邦邦的床板,晚上偷偷躲在被子里掉眼泪。   头一个月,每周至少要给妈妈打两次电话,一讲就是两个小时,从“食堂的菜没有家里香”到“室友作息不一样”,委屈像断了线的珠子。   妈妈每次都耐心听着,周末一早就坐两小时公交赶来,带他去吃顿烧烤,陪他在公园散步,轻声说:“不想住校咱就慢慢适应,妈陪着你。”   这样的适应期持续了好一阵子,贺元修却没真正想过放弃。每次想家想得厉害,他就抬头看看教室墙上挂着的航天英雄照片,或者从课桌里摸出那个被磨得发亮的飞机模型。   “要是现在放弃了,小时候折的那些纸飞机,还有说过的‘要开战斗机’的话,不就都不算数了?”他常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   邻居张阿姨总念叨,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儿”,小时候蹲在楼道里修模型,能一动不动坐一整天,连吃饭都要家人喊好几遍。   这份执拗,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底气。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贺元修抱着妈妈说:“妈妈是对我帮助最大的。”   这句话里藏着太多细碎的温暖:是每个周末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的身影,是电话里永远温柔的安慰,是在他说“想放弃”时默默递上的飞机模型。   小区里的邻居们围过来道贺,有人指着贺元修家的窗户说:“你看他家墙上,从小学就贴满了航天海报,现在可算圆梦了。”   网友们在网上刷到这个消息时,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有人说这通知书哪是信封,分明是“蓝天入场券”,连歼-35模型都配齐了,有人调侃“这得存进家族档案,以后说起来都体面”。   更多人感慨“兴趣加坚持,再加上国家给的机会,才能成事儿”。   贺元修的妈妈看着这些评论,轻声说:“真得感谢学校和国家给这样的平台,不然孩子再喜欢,也没地方施展啊。”   在贺元修的成长里,能清晰看到一个孩子的兴趣如何被呵护成梦想。   刚进航空班时,他还是个会为床板硬哭鼻子的小孩,几年过去,他已经成了能拿到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少年。   这中间的日子里,有清晨操场上的体能训练,有深夜台灯下的专业课本,有想家时的偷偷抹泪,更有看着航天纪录片时眼里重新亮起的光。   就像邻居说的,“这孩子从小摆弄飞机模型时那股认真劲儿,就知道他不是三分钟热度”。   如今,歼-35模型被贺元修小心翼翼地摆在书桌上,旁边是崭新的录取通知书。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严格的训练,更复杂的课程,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   但他想起妈妈常说的“慢慢来,你喜欢的事就坚持下去”,想起墙上那些航天英雄的照片,心里就格外踏实。   从幼儿园折的纸飞机,到初中书包里的航空书籍,再到今天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和歼-35模型,贺元修的每一步都踩在“喜欢”的土壤上。   而这份喜欢能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妈妈日复一日的陪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专业平台,更离不开国家对航空事业的重视与投入。   当少年抱着妈妈说“妈妈是对我帮助最大的”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骄傲,更是一个普通孩子的兴趣被用心呵护后,终将飞向蓝天的模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评论列表

少将
少将 2
2025-07-14 18:20
希望专业对口
walkinggun
walkinggun 2
2025-07-14 20:45
祖坟冒烟,但那个大学在哪儿?
用户89xxx35
用户89xxx35 1
2025-07-14 18:58
空军航空大学是个啥大学?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