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老艺术家陈佩斯终于向生活低头了? 一票难求的舞台剧《戏台》搬上暑期档荧幕,姜武

老艺术家陈佩斯终于向生活低头了?

一票难求的舞台剧《戏台》搬上暑期档荧幕,姜武、黄渤等实力明星加盟,一看就是瞄着高票房去的。说实在的,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陈佩斯是谁啊?那是靠春晚小品《吃面条》《主角与配角》活在好多人记忆里的喜剧大师,后来转做舞台剧,《戏台》在剧场里一票难求,观众坐得满满当当,掌声能掀翻屋顶。可舞台剧再火,转成电影就是另一码事了——观众不一样啊!舞台剧的铁粉多是中老年人,至少也是80后往上,这些人跟着陈佩斯从剧场一路看过来,图的是那份情怀,是现场演出的热乎劲儿。可电影市场谁说了算?现在是90后、00后当道,他们进电影院图的是新鲜、是视觉刺激、是社交谈资。

你让一个习惯了刷短视频、追流量明星的年轻人,花几十块去看个改编自舞台剧的老派喜剧,他可能得先问一句:“这跟我手机里看的段子有啥不一样?”再看预售情况,不温不火的,多少能说明点问题。不是说年轻人不买账,实在是信息差在那儿摆着。舞台剧的观众可能根本不知道这片子上映了,或者觉得“舞台剧转电影能有啥看头”;年轻人呢,又没接触过原版舞台剧,光看演员阵容(姜武、黄渤是实力派没错),但没共鸣点,谁愿意掏钱?不过话说回来,陈佩斯是啥人?那是艺术上认死理儿的主儿。

当年拍《甲方乙方》的时候,他坚持用自己那套喜剧逻辑,结果票房口碑双收;后来做舞台剧,哪怕剧场小、票价高,也绝不为了迎合市场改内容。这次转电影,他能为票房刻意迎合年轻人吗?我觉着悬。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在剧场里跟观众唠嗑的老艺术家,剧本该咋写咋写,台词该咋说咋说,不会为了加几个网络梗就破坏原有的味道。那这样的话,电影会不会“扑街”?我觉得未必。陈佩斯的作品向来有“笑中带泪”的功力,舞台剧《戏台》里那些小人物的悲欢,放到电影里只会更鲜活。要是他能把剧场里的“活”原样搬上银幕,保留那种现场感,说不定能撞上一部分观众——比如那些陪父母看电影的年轻人,或者本身就爱传统喜剧的老粉。当然,市场规律摆在这儿。现在电影市场讲究“精准投放”,青春片、悬疑片、动画片各有各的受众,纯喜剧尤其是带有传统味道的,本来就不好卖。但陈佩斯这种“轴”的劲儿,反而让人多了份期待——至少这片子没为了商业味儿丢了艺术魂儿。

说到底,咱们观众图啥?不就图看点真东西吗?舞台剧火了这么多年,靠的是真本事;电影要是也能带着这份真,哪怕票房不是最炸的,也值得走进影院支持一把。毕竟,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的人,越来越少了。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天津大麻花藤
天津大麻花藤 2
2025-07-14 20:22
中年人也不看舞台剧
嘿好运来
嘿好运来 2
2025-07-14 20:27
话剧和电影的受众差别极大,而过气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翰竺-郭
翰竺-郭 1
2025-07-14 16:38
换赛道也需要积累经验,人气,爆款的属于例外
中發白
中發白 1
2025-07-14 23:10
对他有印象的都30岁往上的了
一意
一意 1
2025-07-14 21:54
开心麻花有很多电影都是舞台剧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