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即将首次海试?全球首款电磁弹射准航母“四川舰”,在船厂插满红旗。从去年年底首次下

即将首次海试?全球首款电磁弹射准航母“四川舰”,在船厂插满红旗。从去年年底首次下水后,076首舰四川舰最近迎来大动作,根据网上广为流传的在港照片显示,四川舰甲板四周密集插满红色旗帜,表明其将进行首次海试。 专家表示,能够准备海试,至少说明四川舰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基本通信系统、损管系统等海试必需的核心设备已完成码头安装和初步调试,舰体结构、水密完整性、消防、救生等涉及航行安全的基础项目也已通过检查,达到可出海运行状态。 当上海某造船厂的晨曦洒向076型首舰“四川舰”的甲板,舰体四周密集竖立的红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这组被网友称为“红色森林”的旗帜阵列,无声宣告着全球首款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即将开启历史性海试。在飘扬的红旗背后,一场超越传统海战逻辑的军事变革正悄然启航。 “四川舰”最耀眼的突破在于电磁弹射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两栖攻击舰的直升机/垂直起降模式不同,电磁弹射系统使五万吨级巨舰具备了弹射固定翼战机的革命性能力。这项技术此前仅存在于最先进航母,其意义远超装备升级——它使两栖作战编队首次获得完整的空中攻防体系。当无人机群从电磁轨道呼啸升空时,“准航母”概念被赋予了全新内涵:不再是航母的补充品,而是具备独立战役能力的海上作战中枢。 传统两栖作战遵循“平面登陆”逻辑:夺取滩头、建立桥头堡、向内陆推进。“四川舰”的电磁弹射能力将彻底打破这一线性模式。其可搭载的攻击-11型无人机作战半径超1500公里,配合舰载武装直升机,形成“立体登陆”新范式:无人机群率先穿透敌纵深摧毁关键节点,武装直升机实施垂直包围,两栖部队最后完成物理控制。这种“非接触式登陆”将大幅降低人员伤亡,重写现代登陆作战教科书。 “四川舰”的出现将重塑中国海军力量结构。此前075型两栖舰主要配合航母战斗群执行任务,而076型凭借电磁弹射能力可独立组成“微型打击群”:1艘076型为核心,2-3艘驱逐舰护航,1艘综合补给舰支援。这种灵活编组尤其适合南海岛礁控制、台海快速反应等中强度任务。当航母战斗群聚焦大洋决战时,076编队将成为维护近海利益的“战略快反部队”,实现海军力量运用的精细化分层。 值得深思的是“四川舰”的研发节奏。从2018年概念曝光到2023年下水,五年间中国军工完美避开了“技术冒进陷阱”。在美军“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故障频发之际,中国选择在两栖舰上率先应用该技术——既降低试错成本,又积累实战经验。这种“次级平台验证核心技术”的路径,展现了中国军工稳健的创新智慧。 “四川舰”甲板的红旗阵列恰似一组红色坐标,标记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关键航点。当电磁弹射器推动战机冲破地心引力的瞬间,一个更深层的战略命题随之显现:当传统海战规则被新技术颠覆,当“准航母”重新定义海上力量平衡,全球海洋秩序将迎来何种范式重构? “四川舰”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参数表上的突破。它象征着后发国家在军事科技领域的非线性超越——没有亦步亦趋地复制航母发展路径,而是以电磁弹射技术为支点,在两栖作战领域开辟全新赛道。这艘插满红旗的巨舰即将驶向的,不仅是东海试验海域,更是大国海军创新发展的深水区。当世界还在争论航母与两栖舰的等级分野时,“四川舰”已用电磁轨道划出新的起跑线:在21世纪的海权博弈中,真正的胜者或许不是最大吨位的拥有者,而是最先打破思维桎梏的规则重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