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称,如果中国不在30天内取消对稀土的出口限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主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称,如果中国不在30天内取消对稀土的出口限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取消原定于7月24日的访华计划。 欧盟这次这么强硬,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德国工业界早就警告过,要是中国真断了稀土供应,欧洲的汽车厂和新能源产业都得停摆。   虽然欧盟从2020年就开始说要"自力更生",但稀土加工技术还是得靠中国,就像小学生说要自己做饭,结果连煤气灶都不会开。 欧盟一边对中国电动车和太阳能板展开反补贴调查,一边却想大量进口中国稀土,这种既要中国产品又不想让中国赚钱的做法显得自相矛盾。 在供应链问题上,美国试图拉拢欧盟建立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但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主要供应国牢牢掌握着定价权,就像菜市场里占据最佳摊位的摊主,买家再怎么强势也得看卖家的脸色行事。 最后在合作议题上,冯德莱恩此行原本要讨论气候合作和俄乌局势等重要议题,现在却因稀土纠纷陷入僵局,可能影响这些实质性的合作进程。   看看十年前中日稀土争端就知道,最后都是要互相让步的,欧盟现在虽然嘴硬,但自己家里新发现的稀土矿,开采起来又贵又慢,还污染环境。   专家分析,中国可能会稍微放开一点出口,但肯定要换来点好处,比如技术合作之类的,毕竟做生意要讲究"有来有往"。   欧盟这个"30天通牒",看着挺唬人,其实是心里没底的表现,就像小朋友吵架说"不跟你玩了",其实最怕没人玩的是他自己。   对中国来说,限制出口就像打"七伤拳",伤人也伤己,更好的办法是像做光伏产业那样,从卖原料升级到卖技术、卖标准。   欧盟也该醒醒了,与其在这放狠话,不如学学挪威,跟中国合资开矿,现在全世界都在搞环保,中欧在电动车电池回收这些领域合作空间大着呢。   说到底,现在全球产业链就像一张大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其整天想着"卡脖子",不如想想怎么一起把蛋糕做大,就像小区里的超市和菜市场,与其互相拆台,不如各自发挥优势,让居民买菜更方便。   这场"稀土大战"告诉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真的能"脱钩",合作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