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被爱情滋润过的脸,女作家迟子建! 盛夏时节,我看了一本能够防暑降温,清澈心灵的书。女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董宇辉在直播间里说,迟子建的小说里写的最美的就是景,写的最纯净的就是雪,她似乎是天生属于冰天雪地里的旅人,能够给人带来一片明澈。 与迟子建老师的相会对我来说有点恨晚了,第一次闯入我心灵的就是她那部著名的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部作品后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实际上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少数民族的作者不乏其人,比如说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正好这两本书我都特别喜欢。 作品写的很厚重,书写的是人生的一种凝练,不是抄起笔来就跟那刷刷刷,你一看就知道这些文字来自于一个有人生阅历与沉淀的中年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端出如此的琼浆玉液。 在这我想说的是,迟子建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 是在一个大学的文学座谈会上,远远的看到了她。她是一个很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人,也是美的。 那种美又安详又舒缓,既典雅又恬静,如同葡萄酒一般馥郁芬芳,甘甜醇厚。一张很端正很柔和的脸,一看就是曾经被爱情滋养过的女人! 我活了半辈子,突然发现一件事儿,对于女人来说,生命是第一重要的,而第二重要的就是爱情,爱情是个奢侈品,如果能够有幸在这世上得到这件宝物,那将是一种终身的滋养。 其实迟子建老师的爱情故事是即美好又惨烈的,但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听文友说迟子建老师当初结婚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她以一个未婚之身,30出头的大龄女青年选择了一位二婚男士,这男士有个小女儿。 至于男方的工作嘛。 当然,在一般人看来是非常好的,她的丈夫黄世君是她大学的同学,也是一位来自基层的县委书记。事业有成,但是当时迟子建老师也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呀。那会儿她就写出了能够登上人民文学的作品,成为一名专职作家了,所以两个人在一起是相映成辉的! 他们的感情如果落在如今,那些写口水文的作者手里,就坏了,必定得写的又俗气又丑陋,但实际上对于两个真正相爱的人,结婚没有那么复杂的,就像是两只并蒂的樱桃,自然而然的站在了一起! 婚后两个人的感情很好,丈夫虽然工作很忙,但他非常体贴妻子。 迟子建老师曾经撰文写过自己婚后生活的点滴,新婚后她跑到丈夫的单位去,在宿舍里招待大家,很多人都觉得大作家应该不善厨艺吧,没想到她变出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你看这个新婚小主妇很得意呢。 她丈夫也是个文学青年,两个人凑在一起经常谈论小说。他们是那种能够在一起拥有共同爱好与理想的人,双方都很欣赏彼此。 在迟子建的回忆文章里,丈夫的形象很高大,但同时又很细腻,对妻子的关怀无微不至。虽然他们因为工作经常分开,但你时时刻刻都知道,在这个世上有人牵挂着你,这日子就不一样了。 每一次出行,每一件公务。飞机的起落。火车的到站。台灯的开启,家门的关合。一场雨一场雪之后的叮咛,那种感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辈子的滋养。这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三观,与五观。 我发现当初在大学里,大家都是可爱小女生呀,可等真到了半百之年,很多女人的脸都变形了,怒气冲冲七扭八歪,像照哈哈镜一样。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在婚姻中过得不如意,每天气哼哼的把自己生生变丑了。 可一桩好的婚姻呢,能够如同春雨一般,滋润心田,哪怕是这场春雨很短,但那秋后的硕果也要感谢他当初的光临。 他们的婚姻好像只有四年。丈夫就因一场车祸突然离开了。迟子建在一夜之间,觉得天都塌了。她跑到医院去和丈夫做最后的诀别。在一篇文章里,她含泪泣血的写道,丈夫的眼睛当时是睁着的,等他们夫妻俩诉说了最后一番情话之后,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丈夫的脸庞,那双眼睛便闭上了。永远的合上了,就像秋天里最后一片树叶,旋转着从空中飘下,继而化为沃土。 办完了丈夫的后事,迟子建来到了丈夫的单位,进了他的办公室,帮他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收拾好,然后朝着那把椅子,鞠了一躬。 她说,丈夫虽然是个领导,可也是个书生气很足的人,经常对一些事情看不惯。 一次他们去北京开会,两个人认认真真的带上结婚证,然后出示给宾馆的前台,结果被前台小姐微微的翘着嘴角哼的一下。 啊!给鄙夷了。 这二位老实人攥着结婚证,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愤愤不平地回到了房间里! 就像是两个同样被不公平对待的小伙伴。 有时候爱情会让人变得天真,像两个小朋友似的,以一颗纯净之心来与对方分享这世上的一切。 但可惜这段婚姻就是这么短,这段爱情就是这么凝练,自此之后,迟子建再也没有走入过感情的世界里,她轻轻的关上了心扉,揣上钥匙,一个人在文学的森林里开始历险,在丈夫去世之后的两年里,她把那本著名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捧给世人, 在颁奖大会上,她深情的说: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不能到场的朋友,是他支持我写下了这本书。 这当下的时代里,书写爱情的人不多,爱情成了一本武林秘籍,而拥有它的人呢,则在那里,不言不语,悄悄的笑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