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说白了,随着普京年纪的增长,俄罗斯局面也愈发动荡,再加上俄乌冲突,俄罗斯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没人知道。 普京70多了,头发白了,步子还挺稳,但岁月不饶人。他掌舵俄罗斯20多年,把国家从叶利钦那会儿的乱摊子收拾得像模像样,可接班人这事儿一直是个谜。 他说过“俄罗斯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但从没点名谁能接班。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办公厅副主任基里延科,甚至一些地方州长,都被猜来猜去,可谁也没普京那份威信。 接班人没定,权力交接就可能乱套。要是普京突然退了,克里姆林宫里头那帮人会不会掐起来?俄罗斯历史上权力真空没少出乱子,内斗一开,政局就得晃。 中国的邻居要是乱了,边境贸易、能源合作都得跟着遭殃。所以,中国得看着点,别靠太近,免得俄罗斯一乱,自己也被波及。 2022年2月,俄罗斯跟乌克兰干上了,坦克开进边境,炮火轰得震天响。这仗一打,俄罗斯可吃了大亏。西方制裁跟下雨似的,卢布跟坐滑梯一样往下掉,商店货架空了一半,经济直接萎缩。 年轻人跑的跑,死的死,战场上耗得精疲力尽。这还不算完,北约那边还老想着怎么再给俄罗斯上点眼药。 这场仗没个头,俄罗斯越打越虚。停战也不是,想赢更难。新领导人上来,能不能收拾这烂摊子?要是跟西方缓和,俄罗斯可能得调整对外政策,中俄那点紧密联系说不定就松了。 中国靠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过日子,要是管道停了,东北的工厂咋办?所以,中国得悠着点,不能把宝全押在俄罗斯身上。 中俄关系这几年确实热乎。2024年贸易额都2450亿美元了,俄罗斯的石油顺着西伯利亚管道哗哗流到中国,中国这边手机、机械往俄罗斯送,双方还一块儿搞高铁、北极航道,打算绕过西方的封锁。可这合作不是没毛病。 俄罗斯经济太靠能源了,油价一跌,莫斯科就得勒裤腰带。中国呢,制造业和技术牛,谈判时底气足,俄罗斯有时候得憋着气。 军事上,两国边境搞联合演习,挺热闹,可中亚这块儿就有点别扭了。中国的“一带一路”跑得欢,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也想当老大,两边暗地里较劲儿。 北极那块儿,中国的“冰上丝绸之路”跟俄罗斯的地盘想法也不完全合拍。这些小分歧攒多了,就得留个心眼儿。 俄罗斯往哪儿走,谁也猜不准。普京要是退了,新人上来可能有几种玩法。一是要跟西方和解,停了俄乌冲突,缓口气,可这得罪民族主义那帮人,国内还不一定服气。 二是硬扛到底,继续跟西方对着干,那俄罗斯就得更靠着中国,可经济撑不撑得住是个问题。三是最糟的,接班人没搞定,内部乱起来,俄罗斯直接掉坑里。 中国咋办?得留点后路。俄罗斯要是跟西方好上了,中俄合作肯定受影响,能源安全就得自己想办法。要是俄罗斯乱了,边境一堆事儿,贸易也得停。 中国现在就在多找路子,从中东、非洲弄石油,跟东盟、欧盟多拉关系,就是怕俄罗斯这边不靠谱,拖自己后腿。 说白了,中国跟俄罗斯保持距离是给自己留条活路。俄罗斯现在是只烫手山芋,捧着烫手,扔了又可惜。 中俄合作有甜头,能源、军事上都离不开,可俄罗斯这摊子事儿太乱,普京一走,谁也不知道会咋样。中国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得给自己留点余地。 能源上,中国得找别的油源,不能光靠俄罗斯那条管道。外交上,多交朋友,别吊死在一棵树上。要是俄罗斯新领导人掉链子,或者跟西方跑了,中国还能稳得住,不至于被牵着鼻子走。这种谨慎不是不讲义气,是现实摆在这儿,国与国之间没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俄罗斯接下来咋走,得看几件事儿。接班人能不能稳住局面是个大坎儿。普京这20多年,把反对派压得死死的,可他一走,那些声音会不会蹦出来? 俄乌冲突咋收场也关键,要是停了,俄罗斯能喘口气,可民族情绪憋着,停战也不好卖。新领导人要是没魄力,军队、经济都抓不住,俄罗斯就得往下坡滑。 还有种可能是,俄罗斯硬撑着民族主义那口气,继续跟西方杠,可经济扛不住,迟早得找中国救场。那时候,中俄关系倒可能更紧,但中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趟这浑水。总之,俄罗斯这盘棋太乱,谁下都不好说赢。 中国现在就在做准备。能源上,多找点进口地儿,别老盯着俄罗斯。外交上,广撒网,别光跟俄罗斯绑一块儿。经济上,自己的制造业和技术得抓牢,别让人掐脖子。中俄合作还得搞,但得留一手,别全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