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惊喜!”据九派新闻7月7日消息,山东青岛,一女子因天气炎热离家2天,回家打开门后,全家都愣住了,屋内各个角落全是小鸡,原来是她没吃完的“活珠子”孵出了鸡仔。
7月初,山东青岛的姜女士遭遇了一场科学巧合与高温天气共同造就的生命奇观。
朋友赠送的五盒食用“活珠子”,因存放不当与连日高温,竟在姜女士离家两天后孵化出70只活蹦乱跳的小鸡,将家中变成了临时养殖场。
“活珠子”本质是孵化12-13天的鸡胚胎,需低温冷藏抑制发育,姜女士将剩余三盒活珠子置于厨房,未及时冷藏。恰逢青岛遭遇持续高温,7月3日至6日当地气温达37-40℃,局部超42℃,厨房密闭空间温度更高,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关键条件。
孵化场负责人杨先生解释,活珠子在运输后本应冷藏,但姜女士的遗漏与高温叠加,激活了休眠胚胎。
科学数据显示,鸡蛋在37.5℃环境中约21天可破壳,而此次胚胎在出货后第7天完成孵化,印证了温度对发育进程的加速作用。
姜女士返家时,未进门已听见密集“鸟叫声”,推门后场景更令人震撼,四五十只嫩黄色小鸡满屋奔跑,蛋壳碎片散落角落,部分小鸡正奋力破壳。
她和家人紧急行动,喂水喂食,最终90个活珠子成功孵出70只小鸡,存活率达100%,这场意外被网友调侃为“零成本创业”——若饲养成年,按市价估算价值可观。
但姜女士选择将大部分小鸡送回农村老家,仅留两只给孩子作宠物,兼顾儿童兴趣与城市居住限制。
活珠子作为南京传统特产,是人为终止孵化的12-13天鸡胚胎,胚胎仅具头、翅、足的痕迹,未完全成形。
其营养价值显著高于普通鸡蛋,牛磺酸含量提升20倍,钙含量增加6倍,脂肪与胆固醇却降低50%以上。
商家强调,活珠子保质期约10天,需冷藏保存,否则可能突破“孵化临界点”。
此次事件虽属小概率,却揭示了生物发育的不可控性,只要温度湿度合适,生命便能找到出路。
这场意外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争论提供了新注解,生物学角度,现代鸡的祖先红原鸡即由更古老物种的蛋演化而来。
此次未冷藏的活珠子在高温中孵出小鸡,恰似生命演化史的缩影,当环境突变触发关键节点,胚胎便能跨越人为定义的“食品”边界,完成向独立生命的蜕变。
事件引发公众对活珠子保存规范的关注,专家提醒,此类产品需严格冷链运输,食用前务必煮熟灭菌。
而70只小鸡的存活奇迹,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韧性,即便在工业化食品链条中,自然的力量仍会以意外方式宣告存在。 信源 : 极目新闻报道事件细节 闪电新闻分析高温天气对孵化的影响 青岛电视台提供山东高温气象数据及事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