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观察
7月7日,自免领域上演戏剧性一幕:
明星biotech公司ApogeeTherapeutics股价盘前暴涨30%,开盘后却大跌17%。
引发这场过山车的,是其抗IL-13抗体APG777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2期APEX试验A部分的16周数据。
Apogee宣称,APG777以66.9%的EASI-75应答率(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创下生物制剂全球临床研究史上最高绝对疗效与安慰剂校正疗效纪录,且有望实现3-6个月超长效给药。
这样的数据一出,Apogee股价应声大涨。显然,市场期待着这样的表现延续至三期临床成功,挑战挑战甚至超越度普利尤单抗,重塑特应性皮炎(AD)的治疗格局。
然而,华尔街用脚投票的背后,是投资者对数据的深度审视:主要终点EASI-75虽亮眼,但其他关键指标IGA0/1和EASI-90却逊于度普利尤单抗,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结膜炎发生率高达14.6%。
狙击与被狙击、竞争与追赶,注定是AD市场的常态。4个月前,安进Rocatinlimab在两项III期试验中再次取得胜利,不出意外将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OX40单抗,但其疗效却打不过度普利尤单抗,这远不及市场预期。眼下,Apogee接近50%的振幅,则向我们展示着预期幻灭的残酷。
无数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预期打得太满,往往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对于创新药来说,最大的魅力就是不确定性,谁也无法预知最终结果会如何。
/01/史上最高疗效纪录
度普利尤单抗的吸金力度之大,让后来者们蠢蠢欲动,特应性皮炎也成了药企的必争之地。
由于现有药物普遍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或是依从性不高,如度普利尤单抗需要每两周给药一次,这使得患者对AD的治疗仍存在极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Apogee瞄准这一痛点,其核心管线主打长效半衰期。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自免患者,无疑是一大吸引力。其进展最快的管线,即意在挑战礼来Lebrikizumab、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的重磅竞争对手APG777。
与Lebrikizumab一样,APG777靶向IL-13细胞因子,从而通过阻止IL-13Rα1/IL-4Rα异二聚体的形成来破坏Th2信号传导。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YTE突变优化抗体结构,使药物半衰期和给药周期大幅度延长,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而其最新发布的2期临床数据显示,A部分试验验证APG777潜在同类最佳的3或6个月维持给药方案,52周数据预计2026年上半年公布。
最重要的是,Apogee首席执行官MichaelHenderson表示,接受APG777治疗的患者有三分之二在第16周达到EASI-75应答,无论是绝对疗效还是安慰剂校正疗效都创下全球生物制剂研究最高纪录,这强化了其作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潜在同类最佳疗法的地位。
具体来说,在主要终点方面,治疗第16周时患者平均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降低了71%,显著优于安慰剂组3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