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据《韩国战争史》后来的记载: 38军对面的南朝鲜9师师长金钟五接到谷中蛟透露的

据《韩国战争史》后来的记载: 38军对面的南朝鲜9师师长金钟五接到谷中蛟透露的绝密消息后,大惊失色,因为此时南朝鲜军丝毫没有防备,正在开运动会,连对面阵地志愿军42军和38军换防都不知道。 但谷中蛟显然出现得很及时,他的出现和他所提供的情报,几乎“拯救”了一个有可能被志愿军突袭歼灭的敌军部队。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不用上战场,不需要为人身安全而担忧的谷中蛟,又究竟为何要选择叛变呢,且还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叛变? 叛变之心悄然滋生 因为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在白马山战役开始前,第114师部队会被选为此次作战行动的主攻部队,尤其是自己所在的114师第340团第3营部队,会被作为突击队展开行动。 突击队是什么?我们都深知突击队是整个进攻行动中的进攻先锋,是进攻部队的主要攻坚力量,当然也是最不怕死的一支部队。 但偏偏这样一支不怕死的部队中,却偏偏出了这么一个胆小怕死的谷中蛟,曾经的他一直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不会有别派往前线与敌军厮杀的那么一天。 因而为了在部队中升官发财,他经常在部队的进攻演习中,表现得极为积极卖力,好让上级领导看到他的积极付出和良好表现,然后能够有提干的那么一天。 所以,当得知自己的部队被选为了突击部队时,胆小怕战的谷中蛟终于着急了,他可不想就此死在战场,毕竟他选择参军入伍,入朝作战是为了前途,为了利益,不是为了保家卫国的,于是他的叛变之心开始悄然滋生....... 但促使谷中蛟最后决心要叛变投敌的还要属“棉衣”一事。 当时,他发现自己的友邻部队第342团都已经早早换上了秋装棉衣,但自己所在的第3营突击队却迟迟没有换装,经过了解后才得知3营的棉衣其实已经运抵前线了,但是营里却决定等打完白马山一仗之后,再进行发放。 其实营领导的这个决定也很能够理解,毕竟志愿军的各种后勤物资补给一直都严重不足,棉衣等物资也一直很稀缺,作为突击队执行冲锋任务的第3营,在战斗过程中难免会有伤亡和牺牲,所以决定在战后再发放棉衣,也是想要能省则省,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啊。 但是谷中蛟可并不这样想,他是真的害怕上战场,也预感到了此战或许会战斗激烈,伤亡惨重,届时自己将凶多吉少,自身难保。 反正横竖都得死,既然营里连棉衣都不舍得给自己,那么干脆就把心一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宁肯我负天下人,也绝不让天下人负我...... 于是,这时候的谷中蛟才终于下定决心,为了苟且偷生,保全自己而叛变投敌。 所以,才出现了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那一幕,谷中蛟向南朝鲜军投降了,并为了保护自己,让南朝鲜军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向南朝鲜军提供了我军的各种作战情报。 那么南朝鲜方面就如此相信谷中蛟一人的片面之词?根据谷中蛟的战俘审讯报告,对他作出的评估: “战俘是一名逃兵,身体健康,机警,在审讯时也相当合作。他看起来很聪明,观察力佳,并且诚恳,提供的情资应为可靠。建议相关心战部门及指挥官,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审讯。” 白马山战斗打响 在得知并核实了谷中蛟所口述的情报后,师长金钟五也急了,连忙召集各指挥官进行紧急会议,并当即对南朝军部队进行军事战略调整和部署: 临时将防御兵力扩充到两个营的规模,连夜修筑更多的防御掩体工事多达150个,并将原本3层的铁丝网增加至7层,在后勤补给物资方面,则命令部队至少要做好能够支援战斗长达一个星期的粮食,饮用水以及弹药等。 而志愿军方面,王近山和江拥辉考虑到志愿军此时作战士气高涨,且南朝鲜军的战斗实力并不强,因而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让38军部队即便在敌军已经悉知了我军作战部署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按照原计划组织进攻行动。 纵使战前一波三折,但战斗依旧在1952年10月6日清晨打响了。 38军114师340团2个营的战士们向南朝鲜军发动了猛烈的火力突袭,但是由于南朝鲜军已经早有设防,所以对于志愿军的首轮火力攻势,南朝鲜军进行了阻拦式射击,多以并未造成多大的损失。相反的,志愿军方面的进攻行动开始变得尤为艰难,举步维艰。 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样的一支南朝鲜军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般不堪一击,不曾想,我军王牌部队与南朝鲜军之间的较量,竟也变成了一场难以攻下的硬仗和血战。 在将近10天的战斗中,白马山高地曾经历24次易手,战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白马山高地的争夺战,被活生生打成了一场消耗战。南朝鲜军方面还一直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赶来,支援战斗,让我军士兵深感无力,因为对面的南朝鲜军似乎永远也打不完。 这样的战场局势显然对于38军而言是极为不利,纵使是我军的王牌精锐之师,也难以抵挡的南朝军不断涌来的群狼围攻。 因此在战斗至14日时,纵使38军先后投入了近5个团的兵力参与战斗,却始终没能夺取白马山高地,眼前的形势也告诉我们,如果再继续投入兵力进行战斗,只会让更多的志愿军战士白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