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踢到铁板了!”近日报道,北京一男子连续2年没休过年假,公司表示年假不跨年安排,

“踢到铁板了!”近日报道,北京一男子连续2年没休过年假,公司表示年假不跨年安排,跨年作废,男子离职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没休年假的工资,法院这样判了!

每逢年末,总有人突然想起年假还没休,可这个时段一般是单位工作最忙的时候,许多人可能会因此没有办法休年假。所以,就有人提出希望能把今年未休的年假顺延到第二年,或者让单位直接把年假“折现”,可在现实中,它却常常被企业视为一种可以随意收回的“福利”。

吕某在北京一家公司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到了2020年和2021年,他两次申请年假,得到的答复都是公司那套听腻了的说辞:“业务太忙,人手紧缺”。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公司一项明文规定:年假必须当年休完,过期自动作废。为了保住工作,吕某当时也只能默默忍下。

等到他正式离职后,这件事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疙瘩。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凭什么自己的合法假期,公司说没就没了,反正人已经走了,再没什么好顾虑的,吕某决定为自己讨个公道,一纸诉状将老东家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这家公司依然理直气壮,坚称年假当年休完是公司的“铁律”,吕某没有休假是个人原因,公司无须补偿。法官直接当庭指出,公司的内部规定根本站不住脚。

法律明确规定,年休假不仅可以在当年集中安排,也可以跨一个年度安排。企业单方面规定“过期作废”,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不仅如此,法律还白纸黑字地写着:对于员工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公司应当按照该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补偿。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必须向吕某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补偿,共计2.9万元。

这一判决,不仅让吕某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钱,也狠狠敲打了那些试图钻法律空子的企业,企业想方设法“吞掉”员工年假的花招远不止于此。

除了强制清零,还有些公司口头承诺可以跨年休,事后却翻脸不认账;有的则要求年假必须一次性休完,变相增加休假难度;即使同意补偿,也往往只按1倍工资计算,公然无视300%的法定标准。

企业之所以自创“年假规则”,背后是一笔清晰的经济账。员工每放弃5天年假,企业就能节省下将近半个月的工资支出。

正是这种普遍的沉默与“不敢言”,助长了一些企业有恃无恐的底气。据相关调查,超过四成的劳动者曾遭遇年假被强制清零,其中近六成因工作压力选择了妥协。

吕某的胜诉,无疑给广大劳动者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许多有类似遭遇的人感到一阵痛快。网友们纷纷点赞:“干得漂亮!很多公司就是欺负员工不懂法。”“希望这种判决多一点,让黑心企业长点记性!”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年假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而非企业赏赐的福利。只要敢于较真,拿起法律武器,被侵占的权益就有可能被追回来。

吕某的胜利,关键在于他握有证据。因此,保留好考勤记录、提交年假申请的邮件或书面材料,以及公司发布的年假政策通知,是维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手握证据后,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要求补休或依法补偿。如果公司态度强硬、协商无果,就不要犹豫,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法律途径。

毕竟,打工已经很累,属于自己的假期,不该白白丢掉。当一个个“吕某”都站出来时,企业才会真正明白,在劳动者权益这块“铁板”上,任何侥幸心理最终都只会让自己碰壁。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一个更公平、更尊重劳动者的职场环境。

信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