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污水净化路上的逐光者

——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承德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邱凤福

当城市的霓虹点亮夜空,当千家万户享受洁净水源,有一群人正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地下血脉”,邱凤福便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扎根污水处理一线20年,从技术员成长为行业专家,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成本数百万元,用实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污水处理看似平凡,却是守护城市生态的关键防线。”面对记者采访,邱凤福眼神坚定。从初入行业的技术员到如今的企业创新领航者,他用20年光阴扎根一线,将“污水变清流”的使命化作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突破。

以“拼命三郎”之姿筑牢生产根基

2005年,邱凤福入职承德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时,正值太平庄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关键期,“那时候工棚就是家,图纸就是床。”回忆起建设岁月,邱凤福笑着说。为确保工程质量,他作为电气系统负责人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连续数天驻守工地,白天紧盯施工细节,夜晚研究设计图纸,硬是啃下了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硬骨头”,实现污水处理厂一次性试车成功。

走上管理岗位后,邱凤福始终保持“一线冲锋”的习惯。2017年底污水处理厂光伏电站并网期间,他创新采用“凌晨作业法”,带领团队在进水量最少的凌晨经过几天连续苦战完成配电系统改造,既保障了该厂稳定运行,又实现光伏电站顺利并网,至今已累计为污水处理厂提供1826万度绿电。

2024年1月,沉淀池突发异物卡顿停运故障,邱凤福第一个破冰跳进齐腰深的泥水中,带领管控小组成员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抢修,坚冰划破了防水衩裤,泥水浸透了棉衣,脸上沾满了泥浆,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当时根本感觉不出冷和疼,更顾不上脏和累,只想尽快恢复运行。”类似的抢修场景在邱凤福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

从“经验管理”到“数据智治”的创新突围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邱凤福深知,污水处理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变革。2020年,他牵头成立运营管控小组,带领团队对140多万条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剖析,建立起覆盖14大类、497项检修维保计划项的设备电子档案库。通过数据分析和工艺优化,小组成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减少内循环水项目每年节约成本34.81万元;降低泥饼含水率攻关项目累计减少污泥处理费用98.46万元;二期风机能源合作项目节电513.39万KWh。

在科研创新领域,邱凤福更是成果丰硕。他牵头主导的15项科研项目中,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相关技术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680余万元。目前,他正带领“邱凤福创新工作室”与彭永臻院士团队合作,推进AOA污水处理工艺中试,这项技术若成功应用,将使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节约运行成本。

匠心传承打造行业“梦之队”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邱凤福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他独创“图纸+实物”教学法,带着员工在设备旁对照图纸讲解操作要点;整理60多个G的安全资料,制作系列培训课件;鼓励年轻人各展所长互为老师,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骨干人才。

在邱凤福的带领下,运营管控小组成长为标杆团队。污水行业专家张建丰赞叹:“这是我见过调控最好的污水处理厂,团队专业素养令人钦佩。”该团队先后荣获“河北省供排水协会先进集体”“承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最美集体”“承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案例”等荣誉,“邱凤福创新工作室”也被授予“承德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采访结束时,邱凤福的目光望向远处的构筑物:“只要污水还在流动,我们的创新就永不停步。”这位在污水净化征程上永不停歇的“硬核”领航者,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守护绿水青山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和合承德网记者李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