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公社里丢了54元,16岁知青背了黑锅,失去返城机会。然而,他无意间发现事情真相,他竟然选择守口如瓶。不料,因为这一举动,14年后,他感叹命运的奇妙安排! 张扬州,1953年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就指望他读书出人头地。他小时候脑子灵,数学特别好,老师常夸他有前途。14岁那年,他在学校拿了奖状,家里人高兴得不行,觉得这小子以后肯定能进城里好单位。可1968年,他15岁,全国知青下乡,他被分到安徽杨家庙公社。16岁当上知青队长,管着点事务,村里人觉得这小伙子靠谱,字写得工整,做事也踏实。他干活不偷懒,帮着修水渠、种稻子,慢慢跟村里人处熟了。谁也没想到,1969年的一件事,彻底把他的人生给改了。 1969年冬,杨家庙公社丢了54元。这钱是公社攒下来准备过年买东西的,装在知青点一个信封里。张扬州作为队长,负责看着这笔钱。结果一夜之间,钱没了。公社上下炸了锅,这54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一个工人俩月工资。所有人目光都盯上张扬州,毕竟他管着知青点。没人相信外人能神不知鬼不觉拿走钱,怀疑全落在他头上。他急得满头汗,喊着自己没干,可没证据。公社开会一顿讨论,没查出啥,最后还是把“偷钱”的帽子扣他头上。知青回城的机会那会儿金贵,张扬州本来有望回去,这下全泡汤了。 这事对张扬州打击不小。村里人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小伙子年轻不懂事,有的觉得他胆子太大,连公社的钱都敢动。他名声坏了,干活时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知青点的伙伴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他只能咬牙接着在农村待着,干最重的农活,修堤坝、挑粪,啥都干。那些年,他从一个瘦弱少年熬成了壮实汉子,学会了种地、养猪,还修过村里的磨坊。虽然日子苦,他硬是没让自己垮下去,村里人看他干活踏实,慢慢也有人愿意跟他搭话。 事情过去十几年,到了1983年,张扬州已经30岁。他在农村熬了这么多年,早就不是当年的愣头青。有一天,他在村里跟几个老人闲聊,听到点风声。有人提到当年一个叫李大爷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孩子病得快不行了,偏偏那年孩子病好了,家里还多了点钱。有人嘀咕,这事跟丢的54元脱不了干系。张扬州听着,脑子一激灵,时间对得上。他没声张,找机会跟李大爷聊了几次,旁敲侧击问了点事。李大爷年纪大了,话里话外透出点端倪,基本承认当年是他拿了钱。 张扬州这下全明白了。原来李大爷家那会儿穷得叮当响,孩子病得要命,没钱抓药,他一时糊涂,拿了那54元救命。这真相让张扬州心里翻江倒海。他背了14年黑锅,错过回城,吃了多少苦,全因为李大爷这手。可他没急着嚷嚷出去,也没去找李大爷算账。他琢磨了几天,觉得李大爷不是啥十恶不赦的坏人,就是被生活逼得没办法。那54元对李大爷家是救命钱,对自己却是半辈子污点。按说,他完全可以把真相抖出去,洗清自己,可他没这么干。 张扬州为啥选择啥也不说?这事得从他这些年的经历说起。在农村14年,他见多了人情冷暖,也看透了点事。早些年,他也气不过,觉得老天不公,可慢慢地,他学会了把委屈咽下去。他知道,李大爷家现在还是穷,孙子辈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他把这事捅出去,李大爷一家估计得彻底抬不起头,村里人指不定怎么戳脊梁骨。再说,14年过去,回城的机会早没了,名声也洗不干净,抖出真相又能咋样?张扬州不是啥圣人,但他实诚,觉得人得有点良心。他宁可自己背着这黑锅,也不愿让李大爷一家再受罪。 这选择说不上多高尚,但挺像个实在人会干的事。他没想着报复,也没觉得自己多伟大,就是觉得这事烂在肚子里最好。农村生活让他明白,日子得往前看,纠结过去没啥用。他继续干自己的活,帮村里修路、建仓库,村里人渐渐忘了当年的风波,提起张扬州,都说他是个能干人。 到了1983年,张扬州日子过得不错。他靠着脑子和勤快,在镇上开了个小厂子,做点木工活,桌子椅子卖得挺好。他娶了个本地媳妇,家里有了孩子,日子比村里不少人强。一天,他回公社办事,碰上李大爷的孙子。这小伙子刚考上大学,拿着通知书到处借钱,可家里穷得连学费都凑不出。张扬州一听是李大爷的孙子,二话没说,掏钱帮他把学费交了。这事他没跟人提,也没说跟当年的54元有啥关系。
猜你喜欢
汽车旁边停电车是什么鬼!
2025-07-04
阳俊贤哲说事
#分享一张相册里随手拍的天空#红绿灯路口,夜晚随手一拍
2025-07-06
可爱小甜儿
柴桑亮出的谁患有“脏病”的证明?对有的人不停地欺负自己的妹妹,柴桑忍无可忍,大娘
2025-07-05
星河滚烫夜色
新动态:52开了以后,又是一个里程碑的胜利!柴桑大姐今天直播时告诉大家,52现
2025-07-05
静雅橘园染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