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个中国螺丝钉都不允许出现?印度下令启动调查,必须“去中国化”! 据《今日印度》

一个中国螺丝钉都不允许出现?印度下令启动调查,必须“去中国化”! 据《今日印度》7 月 2 日报道,印度国防部即将启动一项全面的军事采购审查,目标只有一个 ,把供应给武装部队装备里的中国产零部件彻底清除。 这场审查到底有多严?印度国防部预计会委托外部机构,对国产化率声明进行核查,梳理供应链依赖关系,还要对成本结构和技术转让流程展开深入评估。 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系统成了重点中的敏感领域,毕竟此前就有报告指出,一些企业仍可能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甚至通过第三国转运。今年 2 月,印度国防部就曾以发现中国产零部件为由取消了无人机采购订单。 印度为啥突然这么 “较劲”?这背后的动机可不少。中印边境紧张局势一直是印度的一块心病,莫迪政府想通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来增强所谓的 “战略自主”。 还有就是,印度正大力推动 “印度制造” 倡议,想借此提升本土国防工业的实力,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但近期调查发现,部分供应商夸大了本土部件的数量,关键部件往往可追溯至中国,这让印度国防部坐不住了。 不仅如此,印度在经济领域的 “去中国化” 政策已经碰了壁。过去一年多,印度对华经济依赖不降反升,2020 年中国重新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 6 个月,中印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 62.7%。 印度的这番操作,也引起了中国的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印防长会见情况时表示,中印两国之间已经建立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双方愿意就划界谈判、边境管控等问题保持沟通,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如今,印度的军事采购审查已经启动,这场 “去中国化” 行动究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秀,还是真能实现其目标,还有待观察。 但有一点很清楚,在全球化的今天,想完全切断与中国的供应链联系,对印度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就像印度在盾构机采购中遇到的困境一样,原本合同约定 2024 年 10 月交货,但印度国家高铁公司临近交货时拖欠尾款不说,还试图用 “催货” 施压德国企业先发货,结果被德国企业直接说出 “尾款结清才能起运”。 印度媒体此前还在吹嘘 “国产盾构机崛起”,结果一查全是 “贴牌货”。德国提供核心部件,印度组装后刷上国旗就敢宣称自主研发。 印度想在国防领域 “去中国化”,或许应该先解决自身技术依赖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否则,这场审查很可能会像印度经济领域的 “去中国化” 一样,最终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