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开放赋能,做强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迎来了新部署。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建设一个规范高效、竞争公平、开放充分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重大。这既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换言之,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就有了集聚资源、激励创新、升级产业、推动增长的坚实依托,就有了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强大底气。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强调,“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应时而生,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通用的行动规则和行为规范。拆藩篱、通堵点、清障碍——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各地加快打破小循环、畅通大循环,为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筑牢根基。

不过,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入深水区,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凸显。譬如,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问题依然突出,隐性壁垒限制要素流动;监管标准与执法尺度不统一,推高市场运行成本;“内卷式”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痛点,削弱发展动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受阻,出口转内销面临政策衔接不畅、标准认证差异等问题。

此次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相比过往所提的“五统一”“一破除”,反映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重心深化和内涵升级,从“破除壁垒”向更深层的“开放赋能”跃升,从内部整合迈向内外协同的系统性转变。

蓝图绘就、方向既明,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针对企业“内卷式”竞争、招商引资乱象,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并引导品质升级,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围绕政府采购与招投标领域的公平性痛点,强化中标结果合规性审查与全流程监管;聚焦地方招商引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着眼内外贸循环不畅堵点,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针对涉企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并健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直面地方政绩观偏差问题,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大事,贵在久久为功。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方能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向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中国号”巨轮扬帆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