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6年,龚琳娜听完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后大失所望,说:我很难过,音色丢了

2016年,龚琳娜听完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后大失所望,说:我很难过,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王菲把失挥失常的原因归结为感冒,对此,龚琳娜也不“感冒”:唱得好不好,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的专注与努力有关。

说起王菲,华语乐坛没人不知道。她从90年代开始横扫乐坛,那嗓音空灵又抓耳,风格从流行到摇滚再到电子,啥都能驾驭。《红豆》、《天空》、《传奇》,随便一首都能勾起一堆人的回忆。2010年巡唱结束后,她几乎隐退,六年没怎么露面。所以2016年一宣布“幻乐一场”,歌迷炸了锅。这场演唱会不仅号称“最后一场”,还用上了VR直播技术,票价更是夸张,最低1800元,最高7800元,黄牛炒到几万块都抢疯了。马云、章子怡这些大咖都来捧场,场面那叫一个豪华。

这种阵仗,谁不期待啊?歌迷等着天后重现巅峰,业内等着看她还能不能震住场子。可惜,现实狠狠打了脸。 演出当晚,王菲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尘埃》、《天空》这些经典歌,唱得虚弱无力,气息跟不上,音准还频频跑偏。台下观众傻眼,直播前的粉丝也懵了。这哪是天后归来,分明是状态全崩啊。王菲事后解释,说自己感冒了,嗓子不舒服。可这理由一出,争议更大了。 龚琳娜站了出来。她听完演出后直言:“我很难过,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这话可不客气,直接把王菲的表现批得一无是处。她还不认同感冒的说法,认为唱得好不好跟身体状态关系不大,关键是专注和努力够不够。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王菲的粉丝不干了,说龚琳娜蹭热度;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龚琳娜1975年出生在贵州,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2岁就跟着团队去法国演出,2000年在央视青歌赛拿了民族唱法银奖,后来跟老公老锣搞出《忐忑》,还被王菲转发过,一下子火遍了全国。她对音乐的态度特别认真,觉得唱歌是诚实的活儿,不能糊弄。她自己这些年一直在钻研民族音乐创新,像《为歌而赞》里表现的那样,实力和态度都让人服气。

所以她批评王菲,不是单纯diss,而是从专业角度看不下去。她觉得,一个歌手不管多大牌,上了台就得全力以赴。王菲这场演出,明显没达到她心目中的标准。

王菲说感冒影响发挥,这话听起来挺合理。谁没感冒过?嗓子哑了、气息弱了,唱歌肯定受影响。可龚琳娜不这么看。她认为,职业歌手就得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哪怕感冒了,也该靠技术和经验撑住场子。况且,王菲是天后级人物,演出前难道没准备?没调状态?龚琳娜的意思是,感冒顶多是个小因素,真正的根子在专注和努力上。

这话有争议,但也有依据。业内人士都知道,歌手状态好坏跟平时的训练和演出前的准备脱不了干系。王菲隐退多年,这场演唱会又是高强度演出,准备不足确实有可能。可她团队把锅全甩给感冒,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敷衍。 这场演唱会票价高得离谱,最低1800元,最高7800元,黄牛炒到几万,这哪是普通人看得起的?加上VR直播、马云捧场,整个演出从头到尾都透着浓浓的商业味。有人说,王菲这场演出与其说是给歌迷的礼物,不如说是资本的狂欢。

高票价带来高期待,可演出效果却砸了锅。观众花了大价钱,结果听了个跑调版《天空》,谁不失望?《光明日报》还专门发文批评,说这种高价票把普通人挡在门外,艺术最后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这话听着刺耳,但挺实在。演唱会赚得盆满钵满,可艺术价值呢?王菲的状态崩了,商业化却没崩,这背后是不是有点问题?

龚琳娜的批评,其实不光针对王菲,更是对整个行业的反思。她觉得,音乐是诚实的,唱得好不好,观众耳朵不瞎。感冒可以理解,但不能当挡箭牌。职业歌手就该有职业态度,不管多大牌,都得对得起舞台和观众。她这话听着有点理想化,但接地气——谁不想花钱看场值回票价的演出啊?

王菲的粉丝反驳说,她过去成绩那么牛,偶尔失常没啥。可龚琳娜不吃这套,她觉得过去的辉煌不代表现在能偷懒。音乐这东西,得靠当下的状态说话。这场风波,某种程度上就是两种态度的碰撞:一个是“天后光环无敌”,一个是“音乐面前人人平等”。 “幻乐一场”之后,王菲没怎么回应争议,继续低调生活。可这场演出留下的讨论却没停。有人觉得她被过度苛责,天后也有翻车的时候;有人觉得龚琳娜说得对,大牌更该对自己严格点。不管咋说,这事让大家开始琢磨:音乐到底是艺术还是生意?歌手是靠才华吃饭,还是靠名气混日子?

从行业角度看,这场演唱会也暴露了商业化的弊端。高票价、VR噱头、明星助阵,这些东西把焦点从音乐本身拉开了。结果技术放大了瑕疵,观众的失望也被放大。这是不是也提醒音乐人,回归初心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