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复打击乌克兰能源系统,但是,乌克兰就是能源源源不断。现在,终于发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背后捣鬼。
根据报道,乌克兰在今年6月,进口了5.35亿立方米天然气。乌克兰表示,到冬季还需要至少35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些看似来自欧盟的能源,实际源头是俄罗斯。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本身并不生产天然气。斯洛伐克每年进口 32 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 70% 来自俄罗斯。匈牙利则通过 “土耳其溪” 管道接收俄罗斯天然气,2024 年累计进口量达 76 亿立方米。
两国以支持俄罗斯的姿态,从俄方获得低价天然气,再转手高价卖给乌克兰。
例如,斯洛伐克通过匈牙利转运的俄罗斯天然气,部分最终流入乌克兰。这种操作形成了一条隐蔽的能源供应链,使得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效果大打折扣。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态度进一步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欧尔班多次批评欧盟对乌援助和制裁俄罗斯能源的政策,称其导致匈牙利损失 200 亿欧元。
匈牙利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俄罗斯,原油进口率达 90%,天然气进口率 80%,且国内核电站技术和铀资源均来自俄罗斯。这种依赖使得匈牙利在欧盟内部成为 “另类”,坚决反对与俄罗斯能源脱钩。
俄罗斯的能源策略也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支撑。普京在 “俄罗斯能源周” 上明确表示,俄罗斯正扩大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并推动本币结算。
同时,俄罗斯通过 “土耳其溪” 等管道维持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尽管面临制裁,但仍通过匈牙利等国间接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这种策略既削弱了欧盟的制裁效果,又维持了对欧洲部分国家的影响力。
欧盟内部的分歧则加剧了这一问题。匈牙利多次在欧盟峰会上反对对乌援助计划,导致相关决议难以通过。
这种分裂使得欧盟的能源制裁政策无法有效执行,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得以继续转售俄罗斯天然气。而乌克兰则利用这一漏洞,通过第三方补充能源,抵消了俄罗斯的打击效果。
这一事件凸显了能源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选择与俄罗斯合作,间接支持了乌克兰的能源供应。
俄罗斯则通过灵活的能源策略,在制裁下维持了对欧洲的影响力。欧盟的内部分歧则暴露了其在能源政策上的协调困境。
未来,如何平衡成员国利益、制定统一的能源战略,将是欧盟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能源博弈,也将继续影响欧洲的安全与稳定。
对于这一现象,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