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意大利,其实并不意外。 但我们的边攻手不敢发力。 看比赛的时候,这种感觉太明显了。 球传到边攻手那里,不是铆足了劲往下砸,而是犹豫,是推,是吊,软绵绵的,根本穿不透对面的拦防。 进攻的效率可想而知,完全是在给对手送反击机会。 进攻打不出来,很多时候根子在一传。 我们的自由人面对意大利那种势大力沉的跳发球,几乎接不到位。 一传满天飞,二传只能到处跑着去调整,哪还有机会组织像样的战术球。 整个攻防体系,从接球那一刻起就散了。 防守端也一样让人揪心。 副攻的拦网基本不起作用,人家在你头上扣球就像打训练赛。 后排的防守更是漏洞百出,队员之间的保护和呼应几乎没有,球落地了,大家面面相觑。 有人说,这是因为主力俞元泰伤了。 确实,他的缺席影响很大。 但这暴露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太依赖个别球员了。 少了一个主力,整个队伍的实力就断崖式下滑,这说明我们的板凳深度严重不足,替补队员根本顶不上来。 一场比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训练中的所有短板。 接发球、拦网这些基本功,不是靠一两场比赛就能练好的,是日复一日磨出来的。 现在看来,我们平时练的,和世界强队对抗时需要的,完全是两回事。 说到底,技术上的差距可以练,但心理上的坎儿最难过。 那种在高压下敢于出手、敢于承担责任的狠劲,我们现在太缺了。 不敢发力,怕的不是失误,而是失去了那股子拼劲。 未来的路很长,必须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把一传、拦网这些短板补上。 同时,要建立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队伍,而不是几杆枪。 更重要的,是帮球员们找回自信,让他们在场上敢打敢拼,输也要输得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