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罕见发文谈芯片自研,他的心思何小鹏懂,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如果只有蔚来一家自研芯片做一个孤行者,那可能神玑NX9031芯片上车的重要性还没有那么容易被认识和理解。但当何小鹏近两月也在自家多场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算力对于智驾下阶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且首款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的新车小鹏G7也即将投放时,基于大佬共识、头部新势力的共同选择,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已梦醒李斌及蔚来对算力和芯片布局的前瞻性、正确性和先行地位。
单颗1000TOPS算力,比英伟达旗舰满血THOR芯片高出近50%,蔚来新5566搭载一颗就打平四颗ORIN X,ET9搭载两颗高达2000TOPS算力,满足L3级预留,这就是蔚来神玑NX9031芯片的强大能力。
不仅如此,基于自研的优势包括芯片渠道供应安全、指令集/算法/驱动程序的效率更高等。一方面性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技术自主性可以发生更多跨域整合的可能。
简单说,就是哪怕都时1000TOPS,芯片自研实现的整体效果要比采购4颗英伟达ORIN X更好。更何况,芯片自研亦带来成本优势,实现更好的单车毛利。
7月1日,李斌罕见撰写长文公开曝光,披露了蔚来自研神玑NX9031过程中的种种不易。包括动机即2018年以来对算力的渴求过程,以至于在2021年下决心自研;以及如何在2023年战胜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后面的流片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研发途中的2022年,蔚来NT2平台新车全部搭载4颗英伟达ORIN X,算力达到1024TOPS。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浪费甚至讥讽蔚来。但2025年,随着头部车企普遍切换端到端,对算力需求之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两颗512TOPS已经成为门槛共识。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卷更高算力,以适应端到端及基于世界模型的下一代智驾。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确保在3年以上甚至10年内,车辆能适应更高的智驾算力需求,那算力必须一步到位。
所以,曾经讥讽过李斌和蔚来的网友们而今是不是欠一句道歉呢?
至于蔚来智驾有没有吃透算力,近一个月NT2平台车型更新世界模型以及ET9和新5566切换世界模型,已经能证明算力1000TOPS却已证明其价值。
智驾能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后面几个月效果提升速度会非常快,对蔚来NT2全部车型和搭载神玑NX9031的新车型而言,算力不会成为瓶颈。
事实上蔚来在自研及上车神玑NX9031芯片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其研发实力。
首先,芯片研发不止是把芯片造出来这一个环节。还在于上车适配难度远比想象中更大。
任何一颗芯片纸面上的理论性能,都需要经过涉及硬件、软件、工具链、生态验证多个层面系统工程的打磨与迭代,才能将硬件的潜力转化为实际的性能优势。
操作系统与中间件适配:智能辅助驾驶芯片需要与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驱动程序、上层应用算法进行深度适配与优化,以确保数据流高效、任务调度合理。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芯片的性能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释放。
工具链成熟度: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的开发工具链,包括编译器、调试器、性能分析工具等,都需要时间来完善,确保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可以充分利用硬件的底层能力。
智能辅助驾驶算法优化:智能辅助驾驶算法需要针对芯片架构特点进行深度优化,如充分发挥芯片的并行计算、特定加速单元等特点,对于不同的功能,验证与标定的周期也有差异。只有芯片能力与软件体验充分融合才能形成1+1>2的优势。
所以,神玑NX9031芯片在上车初期即提供完整而可靠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实属不易。
在Cedar 1.1.0、Cedar S 1.1.0版本上,基于神玑NX9031芯片构建的首个版本蔚来世界模型架构,已经在点到点全域领航、智能泊车、主动安全等高频使用场景中,为用户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性能表现已经与经过多年市场验证、工具链成熟而完善的4×Orin X平台相当的水平。
背后是蔚来坚持全栈技术正向研发、不断提升系统验证效率,才能将全新芯片上车到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量产上车的周期大幅缩短。
而过渡期后,随着神玑NX9031平台用户技术规模的扩大、数据验证不断积累,神玑NX9031会有更快的成长与更高的上限。
放眼历史,这也是有迹可循的。特斯拉在每一代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切换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初期性能倒退或者出现bug的情况,但最终都会因为自研程度的提升和性能的大幅进步而取得行业突破。
比如在2016年,特斯拉切换HW2平台,性能比HW1平台翻40倍。但切换第一年,车辆识别能力、车道保持稳定性、跟随前车体验上都有明显下降,召唤功能初期也没有上车。
2019年,特斯拉升级采用自研芯片的HW3平台,图像处理能力提升了21倍。但在切换期间,包括召唤功能、紧急车道回避功能也被暂时禁用。
2023年,特斯拉升级HW4平台,算力提升约5倍。但因为软硬件适配问题,曾在美国出现大面积低压短路故障,导致智能辅助驾驶关键功能失效。
所以在芯片架构切换的初期,需要花费多一点时间,容易遇到阵痛,这是核心技术自研的必然规律。但是,一旦解决技术问题,自研芯片所带来的优势是战略性的。
所以,我坚信李斌和蔚来的芯片自研之路是对的。至于而今的喧嚣,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大V聊车汽场全开